西安最大"灯笼村"的落寞:门庭冷落车马渐稀
中新网陕西新闻2月18日电 题:西安最大“灯笼村”的落寞:门庭冷落车马渐稀
中新社记者 阿琳娜
“当年每逢此时,村中家家赶做灯笼,户户欢声笑语,各地客商云集。”西安三兆村村民张鹏感叹道,“如今这种盛况再也不会有了。”
正月十五打灯笼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位于西安城南的三兆村是远近闻名的“灯笼村”,相传已有上千年的灯笼制作史。每年春节期间都是村中最热闹的时候,几乎家家做灯笼,西安及周边地区的灯笼都出自该村,部分还销往海外。
“当年灯笼生意红火时,村外沿街的灯笼摊位绵延数百米,村里街道被上门买灯笼的人堵得水泄不通,跟赶集一样。”张鹏回忆起当年的盛况仍唏嘘不已。
近些年来,三兆村的“灯火辉煌”如烛光熄灭,渐显落寞。中新社记者18日在三兆村看到,冷清的街道没有了以往节日期间的熙攘,沿街几家卖灯笼的店铺顾客寥寥,店主在门口晒着太阳聊天。除了本村制作的传统灯笼外,店铺里还多了不少电子灯笼、刺绣灯笼等“外来货”,该村最出名的手工纸灯笼已难寻踪迹。
“制作传统纸灯笼,除了用竹签箍架子,还要裹布、糊纸、装穗子等,共需几十道工艺,一人一天最多制作四五十个,耗时费力,也卖不上价钱。”26岁的王艳说,村中与自己一般大的年轻人已鲜有制作灯笼的了,也没人愿意学。“有时卖一年灯笼,还不如外出打工三个月赚得钱多。”
据王艳介绍,近些年灯笼的销量已大不如前,她家今年的销量比上年减少近三分之二,过了大年初四基本已无生意。虽然临近元宵节,但村中已看不到做灯的了。
随着传统送灯笼习俗的淡化,以及创新不足、造型粗糙单一等劣势,村中制灯村民骤减,传统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更无法承接需求量多的“大单”,这个西安最大“灯笼村”逐年走向了落寞。
“今年接了一些单位的订单,灯笼的销量还算不错。”作为村中的老手艺人,年近古稀的呼延振元制灯已有50余年,是三兆村从辉煌到落寞的见证者,他的灯笼因做工精巧、造型新颖一直受到欢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新的变化,对灯笼也有了不同要求,再跟不上形势就会被淘汰。”呼延振元说,在坚持手工制作的基础上,如何推陈出新、提升品质,是“灯笼村”能否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