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温馨“社区家庭”让近邻成“亲人”
新华社西安12月22日电(记者蔺娟、陈钢)“您想认识周围慈祥的老爷爷吗?您想和院子里的老奶奶聊天吗?您想和阿姨们一起跳《最炫民族风》吗?……快来加入我们,组建您心目中的理想‘家庭’。”
今年年初,这样的趣味招募通知出现在西安市莲湖区劳动村社区的宣传栏,引发了居民们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与此同时,在环城西路街道办事处下属的八个社区,更多的居民也参与到“社区家庭”的招募和组建当中。
78岁的老人徐毓芬,家住西安市公交一公司家属院。独居多年的她,如今又找回了做“家长”的感觉。现在她是一个五口老年人之家——“家庭互助餐桌”的负责人。
“徐大姐是南方人,她做的菜口味特别好。”72岁的霍春菊老人指着一桌荤素搭配的午餐说,“我呀,插不上手,就管吃。”
徐毓芬似乎习惯了伙伴的玩笑,连忙说:“他们几个要不来,我这胃口都不好了。”
在玉祥门社区的帮助下,这个温馨的小家由社区内的五位独居老人组成,当中年龄最小的72岁,年龄最大的已经92岁。他们不时地在一起买菜做饭、聊天做伴。社区组织的游览、参观、讲座等活动,他们也搭伴儿一起去。
徐毓芬说:“子女工作忙,平时不在身边。有社区帮助,我们几个老邻居,互相照应着,心情也舒畅。”
跟许多80后妈妈一样,家住西安市大庆路蔚蓝印象小区的王洁,每天忙碌工作,下班后就投入自己的三口之家,与邻居的关系只是“电梯相遇的一个微笑”。在年初的“社区家庭”招募中,王洁尝试着参与了几次社区活动,与住在楼上的杜阿姨成了朋友,两家人也就此组成了互助家庭。
“我要加班来不及去幼儿园接孩子,一个电话,杜阿姨二话不说就帮我接了。等我回家,孩子在她家把饭都吃了。”王洁说,“杜阿姨家有什么需要,我和爱人也会立刻上去帮忙。” 暑假时,王洁三岁的女儿与杜阿姨从外地回来的孙子也成了要好的玩伴。
楼上楼下常来常往,出门离家照看家门,遇到困难及时相助,曾经陌生的邻里如今变成了亲亲热热的“家人”。
“要打破邻里间彼此冷漠、不相往来的‘城市病’,必须得激发群众积极参与、互帮互助的原发性动力。” 环西街道办事处主任王江宏说,“家庭这个词我们觉得最贴切,家庭的亲近感能够打破冷漠的人际关系,吸引居民参与进来。”
王江宏介绍,社区鼓励居民根据共同兴趣爱好和需求组成老年互助型、青年友好型、老少孝爱型三大类“社区家庭”。目前,除了常规以兴趣爱好组成的合唱、舞蹈、编织、钓鱼等家庭外,儿童小饭桌、老年互助餐桌、四点半学校等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互助式家庭也越来越多。辖区内的“社区家庭”已经从刚开始的寥寥数个,壮大到现在各种类型的120多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