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港:“一带一路”战略的连接点 陕西开放型经济的新引擎
2014年,“新常态”和“一带一路”可谓年度热词之一,如何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如何自觉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也是城市新区的基本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国际港务区用实际行动清晰标明了他们在新常态下自觉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路径。
“长安号”常态化运行促西安成国际中转枢纽
截止2014年12月2日,自2013年11月28日开行一年的中亚班列“长安号”共开行38班计1849车,班列已经实现了从运营初期的每月1班到现在每月4—5班的常态化运营,逢周六开行,并适时加开周内班列。累计运输货物总重达47000吨,出口总值约7200万美元,货物品类涵盖等六大类、206个品种。货物目的地遍布哈萨克斯坦等中亚5国的44个城市和站点。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长安号”的常态化运行为 陕西 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长安号”的货源,除陕西本省货源外,还有来自甘肃、宁夏、山东、江苏、河北、上海、浙江等地的货源,充分显示出了陕西西安作为中国几何中心的重要战略地位,推动西安形成国际中转枢纽。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一个服务于全市、全省乃至内陆地区的大平台,‘长安号’是国际港务区的一张‘牌’。但国际港务区不止这一张‘牌’。”西安国际港务区相关负责人说,国际港务区正在按照省市的要求部署,进一步提升功能,全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大的国际中转枢纽港。
“西安港”代码启用引陕西步入进出口直达时代
12月18日,1.8万箱澳大利亚纯牛奶从澳大利亚墨尔本港上船,这是“西安港”纳入国际贸易与运输体系中后开展的首单陆海国际直达业务,陕西西安的进出口货物从此将告别转关,步入崭新的国际直达时代。纳入国际贸易与运输体系后,加之一类口岸功能的叠加,“西安港”将彻底改变内陆地区进出口货物的流程和模式,从而改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环境,成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五通”原则路径中“贸易畅通”的强大推手。
“西安港”将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通过多式联运无缝对接,是沟通内陆与“一带一路”的交通枢纽,是陕西、西安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的集中体现,依托“西安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中心,也是实现“道路联通、贸易畅通”的重要路径。
同时,“西安港”的建设发展,有利于高端要素在陕西和西安集聚,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奠定坚实基础,对西安、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也为国内如火如荼的内陆港事业起到积极的引领,使“一带一路”战略无缝对接。
综合服务跨境电商 建西部电商企业集聚区
12月23日,西安综合保税区阿里巴巴(西安)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中心启动运行。该中心作为西北首个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中心,将依托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港口服务”和“国际贸易集散”功能,着力打造西北地区的跨境电商集群产业集群、成为真正助力跨境电商企业快速发展的孵化基地和生态产业园。
据悉,该中心将充分发挥阿里巴巴在跨境电商外贸进出口领域积累的技术与经验,以陕西为中心,为内陆地区贸易企业提供专业的第三方营销推广、人才培训、软件支持、物流组织、供应链管理等服务,提升陕西等内陆地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以该服务中心为基础,共同探索涵盖B2B和B2C跨境电商多领域的运营模式创新(包括实现在线交易、网上报关报检等)和制度创新,促进便捷、可靠、合法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环境建设。
目前首批10家跨境电商企业(阿里会员)已经进驻西安综合保税区,预计2015年将有百家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企业进驻该中心。据了解,今年3月19日,海关总署正式批复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组织开展西安市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10月28日,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平台正式上线并实现了常态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