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校毕业生求职期望调低 男生更受市场欢迎
据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765万,再创历史新高。具体到我省来讲,今年共有36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相比去年增加9%,为全国增幅最大的省份。
面对如此严峻就业形势,我省高校毕业生工作落实得怎样,企业又对他们有着怎样的期许?日前,记者走访西安高校及高校毕业生,倾听他们的心声。
优质岗位减少
“签约率67.16%!”6月2日上午,在国家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来陕调研召开的汇报会上,省人社厅厅长冯力军说出了这一数字。据统计,截至5月31日,我省36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已签约24.3万人,同比增长3.95%,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尽管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趋于平稳,但在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就业岗位数量尤其是优质岗位数量下降明显。
据西安交通大学介绍,受经济转型等因素影响,相比往年,今年,传统的优质岗位如制造加工业、能源等大型国企需求减少。西北大学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来校招聘企业数量有932家,同比减少了17%,而且以往省内岗位居多(约占总需求的70%),今年则以外省岗位居多。西安理工大学则表示,学校的水利水电和机械类专业往年根本不愁就业,而今年企业招聘人数比去年减少了20%。
6月1日,在西安市人才市场举办的综合招聘会上,面对20多家全部为中小企业的招聘岗位,来自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的王秋婷告诉记者,找工作并不难,但是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
记者看到,招聘现场,企业提供的工资大都在1800元至2200元之间,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强。另外西安市2015年《青年就业创业需求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者中,实际工资水平大于2000元、小于等于2500元的比例为43.7%,大于3000元小于等于4000元的比例仅为12.9%。
供需仍不匹配
在西安市人才市场综合招聘会上,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刘由妈妈陪着来找工作。小刘是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可是,在当天的招聘会上,适合她的岗位一个也没有。小刘无奈地告诉记者,西安缺韩语翻译,而同为小语种的日语,想找个对口工作却非常不容易。
记者看到,这场招聘会主要以文员、销售和软件开发等岗位为主。西安皇酒酒业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说,他们非常希望年轻人加入企业营销团队,可招聘情况却不理想,一来愿意应聘的人很少,二来符合他们要求即口才与情商皆优的几乎没有。一名递交简历者,仅仅是看重企业“无责底薪1800元+交通补”一项。同样,西安普德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求职者中计算机专业不少,但是市场需要的Web前端开发及网络优化工程师岗位却招不来人。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高校毕业生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突出。近年来,法学类、哲学类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率均低于80%,加大了就业难度。同时,过去的热门行业如能源、化工、建筑、采矿等,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需求也在减少。
除了专业因素,市场对性别的要求也与供给不匹配,可以说,存在着性别歧视。据西安市对2015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分析,应届生中,女生所占的比重为64.1%,男生为35.9%。可相较女生,男生却更受市场欢迎。
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孙雅楠表示,她和男生一起投10个简历,一般9个单位会让男生参加面试,而她却只能接到一两个面试通知。孙雅楠说,今年,随着“两孩政策”的实施,用人单位对女生更加挑剔。
另据西北大学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中女生所占比重逐年走高,已由2013届的52.78%增长到2016届的57.57%,但来校只招或主要需求男生的用人单位占到整体来校招聘单位的6成左右。
求职期望调低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的王秋婷考研虽过线,但因被调剂的专业不理想,她还是选择先就业。王秋婷告诉记者,知道今年工作不好找,因此,只要工资在2000元以上,交五险一金,能双休的岗位,她就先干着。该校另一名应届生朱美华说,找工作并不看重工资,只要自己喜欢,就是经常加班也愿意。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的小刘则说,她准备找一家小企业先干着,业余时间接一些日语翻译的活儿,另外,再自学一下韩语,多方面锤炼自己。
相比于往年“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就业观,记者发现,今年,大学生求职的期望值普遍调低。同时,从家庭方面看,因为多是一个孩子,且不少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对孩子的就业也显得不是那么迫切。比如,小刘的妈妈就表示,如果没有合适的平台,先让女儿继续提升专业能力,就业不着急。
据西安市对2015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分析,62.5%的应届生认为家庭方面因素(包括家长观念、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等)对自己的就业选择影响很大。
中国西安人才市场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会听从父母的劝告选择当下的热门行业,却没有预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当时的热门行业在毕业季可能会变为“滞销”专业。比如在去产能的现阶段,地质、采矿等专业就成了“滞销”专业,而同时,一些像自媒体运营、健康管理等一些新的朝阳产业正在徐徐上升。
西北政法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的生源70%都在陕西,因此,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他们宁可再等等,再缓缓,也不愿到基层就业。
西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学校至少有10%的学生不急着找工作。同时,跨地域就业意愿不高,如陕西及西部生源毕业生普遍倾向于在陕(大西安地区)就业,特别是女生和学历层次高的学生这一倾向更加显著,而其他省份生源的毕业生(东三省除外)普遍倾向于回到生源地的省会或大中型城市工作。
创业意愿不高
西安美术学院的沈梦超是一位来自浙江的姑娘,学的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她的目标非常明确——去杭州创业,项目主要以新休闲体验空间为主营业务。于是,当别的同学都在忙着找工作时,她却正在寻找合适的团队成员。
在今年的应届毕业生里,像沈梦超一样投身创业的学生并不多。
6月2日,国家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与我省高校及高校毕业生代表座谈时表示,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率在2%-3%之间,最高不超过5%。
具体到我省来看,大学生创业率一直在2%左右徘徊。
据西北大学对今年6893名毕业生的调查,自主创业的仅有12人,准备创业的有20人,学生的创业意愿普遍不高。在西安市对2015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中,参与调查问卷的应届毕业生中,选择愿意创业的仅占到10.5%。
“因尚未取得毕业证书和杭州户口,难以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创业资金扶持,是我创业遇到的重要难题”,尽管不打算在陕西创业,但西安美院沈梦超面临的难题和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类似。目前,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主要为:支持创业的具体政策没有很好地“落地生根”,创业手续繁琐且实际扶持力度不够。
西安市通过对已创业青年进行调查发现,89.1%的受调查者在创业时需要的帮助首选资金支持。
作为“过来人”的大学生创业者、西安图灵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博告诉记者,创业是更高级的就业。目前,大学生之所以创业率低,主要是实践力不强,不敢去干。因此,他建议,在大学期间,就要对大学生植入“创业基因”。高校可采用灵活学分制,鼓励大学生到创业示范企业和创业导师所在的企业进行就业或创业实践,“真刀真枪”直面市场,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记者 李艳 通讯员 梅轩 实习生 赵帅棋 韩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