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精神”是我们民族 爱国奉献的体现
“西迁精神”不仅是一批西迁的人的故事,更是一种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在此次全国两会上,李梅、李香菊、王晓萍、张炜等7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就建立“西迁精神”纪念馆做了联名提案,倡导在全社会传承弘扬“西迁精神”。
李梅委员:“西迁精神”不仅是一批西迁的人的故事
两会之际大型秦腔现代剧《大树西迁》在北京上演,3月8日,这部戏的主演、住陕全国政协委员李梅告诉记者,这部秦腔现代剧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为西安交通大学老教授们点赞的“西迁精神”具体内涵。
“这出戏其实我们十年前就已经排演过,截至目前已经演了400多场。此次在北京共演4场。目前演出的效果非常好,得到了首都普通观众、交大校友、还有一些北京专家的高度好评。”在李梅委员看来,“西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交通大学的老教授们当年为了西部的开发,献了青春献子孙,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西部的教育事业建设,他们身上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家国情怀。他们在西北扎根几十年,让一个上海的优质大学在西安得以繁衍生息,继而又缔造了一个国家名牌大学。不仅为西部培养了大批的顶尖人才,也为西部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觉得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愿意通过这样一部戏来歌颂他们,歌颂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奉献精神。”李梅说。
作为这部戏的主演,李梅委员对这份提案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建议建设西迁纪念馆,是希望大家记住这段历史,同时把这种精神弘扬下去。‘西迁精神’不仅是一批西迁的人的故事,当年来支援大西北建设的也不仅仅是这些老教授,还有很多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建设者,所以‘西迁精神’还是我们民族艰苦奋斗的一种体现。”
张炜委员:加大对“西迁精神”的深入挖掘让其薪火相传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张炜曾经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当他在照片上看到当年的老师熟悉的身影时,感到非常亲切,也难忘他们的教诲。
张炜委员说,60多年前,以交通大学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放弃原来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几十年献身大西北建设,铸就了宝贵的“西迁精神”。为国家事业发展的奉献精神、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已经成为陕西人民乃至西部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炜委员说:“目前我任职的西北工业大学,脉源三支,建校并校的三支力量都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分别西迁至古都西安的。”西工大与“西迁”命运与共,“西迁精神”始终根植于一代又一代西工大人献身国防、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中。老一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西工大校风和学风建设,一大批西工大学子成长为行业精英、国之栋梁,很多人都在西部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全部。
先后被工信部党组追授为“工信楷模”、陕西省委追授为“三秦楷模”的陈士橹院士,身上就体现出“西迁精神”光芒。他一生对党忠诚、爱岗敬业,为航天大国梦鞠躬尽瘁。他长期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一线,60多岁时还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年过八旬还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至少写下500字的学术思考,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他去世前两个月;90多岁时还亲自指导研究生搞科研,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光辉榜样。
张炜委员认为,应加大对“西迁精神”的深入挖掘和宣传学习,让爱国奉献的“西迁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因此他联名建议国家筹建“西迁精神”纪念馆,使之成为以“西迁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基地,更好地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王晓萍委员:传播西迁故事 弘扬“西迁精神”
王晓萍委员认为,“西迁精神”的精髓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也是当时一代人的集体选择。虽然西迁已经过去了60多年,当年意气风发的才俊,如今已过耄耋之年,更多的亲历者已经永远地留在了其奋斗一生的黄土地。但西迁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似乎是一个遥远的故事。
因此王晓萍委员说,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多位委员联名建议国家尽快筹建“西迁精神”纪念馆。她认为“西迁精神”是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当时所有西迁人创造铸就的,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迁精神”纪念馆可凭借交通大学西迁史料和文物整理、收藏、保护、展示为基础,汇集当年数十所与交通大学一起西迁的高校以及为支援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工厂和研究所保存的历史资料,寻访健在的亲历者,开展史料的抢救、收集和保护工作,开展西迁创业史研究,让文物诉说历史。
同时普查西迁建筑遗址,让遗址保护与旅游、游学相结合,发挥遗址教育和文化功能。还可以开发与西迁相关的文化产品,特别是组织创作文学作品,如《西迁史诗》《薪火相传》等作品并以话剧等形式在纪念馆定期演出,在各地高校和企业单位巡回演出,传播西迁故事、弘扬“西迁精神”。
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