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地名需要正本清源

26.03.2016  12:12

  作者: 张丽

  全国有多少个小区叫“海德公园”,又有多少“威尼斯”或者“加州”、“巴黎”,随便打开地图一搜,结果肯定吓人一跳。真是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不过很快这些不伦不类的家伙就要被整顿了。据多家媒体报道,日前,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要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并加强地名文化保护。

  必须说,这是件好事。明明在我中华大地上,中文又是那么博大精深,怎么就想不出个好名字非得借用国外的地名呢?就像是若干年前号称自己是地中海风情的京城某楼盘,据说保安巡逻的腔调是不骑车而骑马,结果若干习惯了拉大车的老马疲惫不堪,满院子马粪,不深谙骑术的保安小哥也很痛苦。兼之日晒雨淋,地中海式的白房子都变了颜色,最后马也不骑了、墙也不刷了,全体和光同尘,与周遭达到了大和谐、大一统。所以,凡是不伦不类的,邯郸学步的,必然会被打回原形。

  说到邯郸,倒是值得提一下,这是为数不多的几千年来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不像有些地方,领导一拍脑袋,地名说改就改而且毫不掩饰功利性动机。比如在推广旅游的大潮下,徽州居然把自己改成黄山。的确黄山很有名,但徽州二字所涵盖的是一种文化,囊括了徽商、徽派建筑、以胡适为代表的文人一脉和包括但不限于黄山的秀美山川。这是何其舍本逐末的行为?当然,地名历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改朝换代或者行政区划的变化肯定要做一些调整。诸如把汝南改成驻马店、庐州改叫合肥、当涂改成马鞍山以及最令人惋惜的兰陵改成枣庄,虽然合情合理,但总感觉韵味上差一些。上学凡认真读古文的,都知道“柳河东”,但现在那里叫做运城,可“柳运城”实在不那么风雅;更不用说舞台上白马银枪的“他四弟子龙常山将”,如果一出场自报家门是“石家庄赵子龙”,那就真是不知道唱的哪一出了。这还都是在中文范畴内的讨论,按照如今动辄洋名的趋势,“郡望昌黎”备不住有一天就成了“郡望巴黎”,简直成何体统。

  这些都是我们在改名字上犯过的错误。借着这次规范的契机,希望能够将之正本清源。但也切勿矫枉过正。毕竟地名实际上是人们对于自己故乡最直接、最深刻的记忆符号,这里蕴含的情愫是外乡人无法体会的。同时,这也是对于一地历史价值最直观的体现。探寻一地地名的演变,几乎就可以梳理该地的整个历史,也可以藉此推敲一方父母官的得失,不可不慎,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