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厅副厅长解读首个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西安浐灞生态区。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中心绿廊。 本版图片均为记者 刘强摄
“11月15日前,实现全省10万千瓦以下机组全部达标排放,不达标机组全部停产。
“制定高污染车辆禁行相关措施,建立国Ⅰ、国Ⅱ排放标准车辆禁止进入关中各市主城区制度。
“建材行业全面实施错峰生产,水泥(含特种水泥,不含粉磨站)、砖瓦窑(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陶瓷(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石膏板、防水材料等建材行业,采暖季期间全部实施停产,水泥粉磨站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实施停产。”
……
随着《陕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出台,一系列史上最严大气污染防治举措正式落地实施。11月2日,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环保厅副厅长郝彦伟、省大气污染治理办公室主任姚晓军对《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亮点一 考核时段有针对性地调整为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
“过去我们对治霾成效的考核时段都是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这样虽然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大气质量变化,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即使从全年看大气质量变好了,可冬天可能还恶化了。对老百姓来说,秋冬季的重污染时段最能够感受到治霾成效。《方案》将考核时段调整为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把治霾工作的重点放在应对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上。”郝彦伟说。
今年秋季我省形成了秋淋天气。据此,省气象局专家预计,今年秋冬季气象条件可能会差于去年,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次更多,概率更大。全力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已经成为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方案》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了40条硬任务、10项硬措施,提出到2017年年底,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不超过80微克/立方米。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各市(区)确保实现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大幅下降,优良天数明显增加,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治理举措主要包括:
11月15日前,基本拆除(完成95%以上拆除任务)陕南、陕北地区城市建成区和关中地区燃煤锅炉(西安、咸阳、渭南三市城市建成区拆除2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拆除10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
对全省煤炭生产、经销企业和燃煤集中供热站及单机30万千瓦以下火电燃煤机组(含自备电厂机组)等用煤大户煤质实行全覆盖检查,对20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及建材、煤化工、石化、炼焦、有色、钢铁、陶瓷、平板玻璃等用煤单位煤质实行重点抽查,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
电力、煤化工、石化、焦化、水泥、钢铁、玻璃、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及其他排气口高度超过45米的高架源和燃煤锅炉,要全部安装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
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对整治未达标的矿山要强制采取洒水、抑尘等临时性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对拒不停产或擅自恢复生产的矿山企业,要依法强制关闭。
制定烟花爆竹禁放限放方案,合理划定烟花爆竹禁限放区域和时限要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以限为主,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以禁为主。
亮点二 重污染天气期间建立关中地区统一应急联动机制
“今年元旦的那次重雾霾天气过程,西安和咸阳两市实施了不同的机动车限号举措,造成咸阳不限号的车辆到西安进不了城,西安不限号的车辆到咸阳进不了城。”姚晓军说,“从以往重污染天气应急情况看,关中各市(区)污染程度差异不大,但预警启动级别不一、发布时间不一、应急减排举措执行不一,给公众安排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
对此,《方案》提出,重污染天气期间,建立关中地区统一应急联动机制,实施快速有效的运行模式,保障启动区域应急联动时各市及时响应、有效应对。
“关中是一个盆地,关中各个城市之间相互影响,污染发生的同步性非常明显,所以关中各地市实施联防联控非常重要。为此,今年省环保厅委托第三方机构,为全省及各市(区)编制了应急预案,统一了重污染天气划分标准、启动与解除标准、区域预警标准、污染减排原则、减排比例及基数核算方法。”姚晓军说。
不仅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标准统一了,同时应急标准也降低了。
“根据新修订的应急标准,如果预测出现空气污染指数200以上的天数为1天,就发布蓝色预警;连续2天200以上就发布黄色预警;连续3天200以上就发布橙色预警,连续4天200以上就发布红色预警。”郝彦伟说。
红色预警一旦发布,就将启动机动车限行和停课等举措。为了降低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今年我省将采取一些相对柔性的举措。比如,将停课范围主要划定为幼儿园和小学;将机动车限行主要集中在白天和主城区,晚上和非建成区适当放松等。
从技术保障方面来看,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作为西北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承担着西北五省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依托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我省在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上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大大提升。
亮点三 扩大了错峰生产的重点行业范围
“秋冬季频繁发生重污染天气的根本原因是,我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远高于空气质量的环境容量。比如,关中地区以全省1/4左右的面积,承载了全省6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2/3的GDP,单位国土面积的污染排放水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估算,关中地区污染排放量平时是环境容量的2.2倍,冬季甚至达到4倍。”郝彦伟说,“因此,秋冬季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峰值,减少污染时段。”
对此,《方案》提出,钢铁、焦化、化工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钢铁产能限产50%左右,以高炉生产能力计,以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实;焦化企业限产30%左右,出焦时间延长至36小时以上;煤化工、石油化工行业产能限产50%左右,以设计生产能力核算。
按照煤耗能效、排放绩效综合水平对电力行业精准实施错峰生产,按上年度同比发电量计算,关中地区火电上网电量同比下降不低于30%。
结合行业错峰生产要求,制定“一厂一策”的采暖季错峰运输实施方案。重点用车企业保证采暖季国Ⅳ及以上排放标准运输车辆比例达到80%以上。
在供暖锅炉比较集中的区域,根据供暖需求,合理调控供热运行时间和供热参数,采用隔时分批起炉方式,控制起炉时段,防止集中起炉造成大气污染现象发生。
依托延长石油集团、陕西燃气集团等企业资源、技术优势,抓紧落实气化项目框架协议,全力保障采暖期间天然气供应,巩固散煤治理成效。
关中各市具备铁路货运条件的用煤大户,采暖季铁路运煤占比要达到80%以上或同比提高30%以上。
“在电力方面,调动优质电力发电。哪家电厂的单位排放水平低、能耗低,哪家就多发电;哪家排放高,哪家就少发电甚至冬季不发电。”郝彦伟说。
编辑:王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