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构筑“西安港”对外贸易基石

18.05.2020  11:21

  计量构筑“西安港”对外贸易基石

  市市场监管局质监港务分局局长李明

  1000多年前的大唐,满载货物的商队从长安出发,繁荣了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1000多年后的西安,一列列装满商品的“长安号”驶离“西安港”,续写着千年丝路的繁华。无论是昔日驼铃西行而出,还是今朝“长安号”满载西去,都离不开“计量”的支撑。

  “测量支撑全球贸易”是今年世界计量日的主题。单从这个主题就可以看出,计量是世界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保障国际贸易畅通的重要工具,全球超过80%的贸易必须通过计量才能实现。作为陕西省、西安市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开放大通道的开放型经济先导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板块,西安国际港务区只有夯实计量基础,做好计量工作,才能保证质量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贸易核算,进而加快实现“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打通陆海、陆路大通道,服务全国向西开放”的目标。

  计量是保障“西安港”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基础。一直以来,计量和检验检测工作都是确保质量安全的关键。“西安港”中铁联集西安中心站运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汽车衡、吊具秤等计量器具的称重、电视摄像、箱号自动识别系统处理,自动完成集装箱货运检查并自动办理交接,作业场内安装有BP6000安检仪,通过安检仪可视化检查验货只需20秒时间,无需开箱掏箱验货就可进行货物装载及安全检查,同时引进最先进的装卸设备,装卸箱一次作业2分钟以内即可完成,极大地提高装卸作业效率,且具有防偏防摇控制系统,确保集装箱及货物质量安全。同时持续深化国际计量合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助力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大西安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

  计量是提升“西安港”工作效率的重要技术基础。实施计量智能化管理,是提升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抓手。“西安港”中铁联集西安中心站通过在场站货车进口安装3台组合型静态电子地磅,实现高效率的自动化运作。另外,配备先进完备的各项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对集装箱进行实时追踪和管理,对每个集装箱的计量数据、状态与位置信息、作业时间信息、相关的单据与费用信息,实现进站、装车、运输和到站流转全程管理,为货主提供实时追踪和查询服务,并实现了科学、系统化的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保证货物保质、保量、按时到达目的地。形成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一关二检、信息服务等功能完善、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现代化的全国性铁路集装箱运输中心和物流中心网络。

  计量是加强“西安港”贸易核算的重要技术基础。加强计量合作,推动评价结果和标准的国际互认,推动安全贸易体系对接证书联网,是畅通贸易安全的基础。近些年,国家通过搭建计量合作平台、与沿线国家开展计量技术交流、签署200多项技术文件、与29个沿线国家开展技术证书合作等,有效推进贸易畅通。在这个背景下,“西安港”紧抓机遇,依托“长安号”这个重要抓手,已开通11条国际班列路线,运输服务可直达中亚4国的20多个城市、欧洲7个国家20多个城市,国际货运服务覆盖整个中亚和欧洲地区。2019年开行班列1896列,开行量、重载率、货运量等指标居全国前列。借助“长安号”,陕西、西安正全方位逐步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国际、国内、区域三级海陆空物流大通道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了“中国制造”走出去,也将国外的特色产品“引进来”,促进了资源的聚集与贸易的发展。

  作为发展“三个经济”的新实践,西安国际港务区不断夯实计量基础,依托西安区位、交通优势,充分发挥西安港门户枢纽地位,联手中远海、招商局集团、中铁联集等大型央企,共同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打通与中亚、欧洲腹地和东南亚各国的陆海、陆路大通道,以通道建设促贸易聚产业,全力推进“长安号”高质量、市场化、可持续发展。

编辑:李文静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