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你,中华绵延五千年——本报记者走近黄帝陵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
韩秀峰 文/图
朋友,你知道黄帝么?
如果知道,那么,你知道他为什么叫黄帝么?
如果还知道,那么,你知道他为什么会成为我们的先祖么?
他姓什么,叫什么,活了多少岁,又都做过些什么呢?
这些,也许你就不一定知道了。
不知也无妨,那就请你在这又一个清明来临之际,沐浴着春雨的滋养,跟随本报记者去拜祭黄帝陵,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吧。
轩辕黄帝 何以成为中华始祖
在拜祭黄帝陵之前,记者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以求对我们共同的始祖的了解和感知。
其实在我们小时候经常背诵说的三皇五帝的民谣中,黄帝就是五帝中的首位。黄帝之名,最早见两周末期的《尚书·吕刑》《逸周书·尝麦》,春秋战国时代的《左传》《世本》《国语》《战国策》《竹书世年》等文献也对黄帝有所记述。关于黄帝之名的本义,古今的解释不下数十种,其中黄帝与黄土、黄色、黄种人有关的说法大概比较接近黄帝的本义,也是一种合乎情理的解释。
可以肯定的是,轩辕黄帝并不是传说,应当是确有其人的。因为司马迁《史记》记载的第一人就是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说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
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是上古时人们在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我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黄帝生”的说法。黄帝的生卒年份传说为公元前2717—公元前2599年,也就是说,黄帝活了118岁。
据史载,黄帝是距今大约5000年前中华文明开创时期的一位领袖人物,黄帝时代,中华大地有大小部落72个,各部落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在冲突中走向融合黄帝先后历经7年53场战役,统一了原始各部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黄帝被诸侯尊为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黄帝时代一系列的创造发明,对当时和之后的几千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黄帝的发明创造大致有:使用多种农具播种五谷,务农采桑,豢养家畜,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制造舟车,改进弓箭,是物质的开创;创立文字,绘制图画,制定历法,确定算数,协和音律,是文明的开创。史料对黄帝时代的艺术成就有许多记载,包括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黄帝设官治民、划分等级、建立财产制度;区别尊卑,制定礼乐,设置官制,提倡嫁娶,规定婚丧,是制度的开创。
司马迁赞颂黄帝有“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之功德。
传说黄帝在位时间很久,长达百年,古文献说,“黄帝传十世,一千五百二十年。”黄帝有四妃十嫔,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共得十二个姓,包括: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另外,青阳、苍林与姬同姓。夏、商、周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商、周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
黄帝时代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是中华远古文明的集大成时期,黄帝时代的创造发明,涵盖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诸多方面,它不单是黄帝部落一代的,更多的是整个黄帝部落集团联盟与黄帝时代的,是中华远古文明的集体记忆,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发端。黄帝因为统一了华夏,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黄帝陵园 我们不知道的神奇
黄陵县距离西安200公里,黄帝陵其实就在一公里外的县城北的桥山上,山水环抱,古柏参天,郁郁葱葱。未达山顶,只见路旁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记者心中不禁肃然,再往前去,“黄帝陵”的石碑出现在眼前,应该是快到了。就在这时,春雨竟飘洒而下,由于没有带伞,记者就这样沐浴着春雨漫步在陵园。
进得园门,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大土堆,讲解员小杨介绍说,这个土堆叫“汉武仙台”,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这个是《史记》上记载的,更有趣的是小杨告诉记者,这个大土堆竟是18万将士一人一战袍土连夜垒起来的,高13米,下围达120米。
记者暗自感叹,真是大手笔,同时也想到了他的那句名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真乃汉武大帝也!
登上汉武仙台,雨已经很大了。但在这不大的台顶,记者没有看见黄帝陵,却发现了一个摆书摊的老者,我们就在春雨中聊起了天。老者叫高俊元,是县上的退休干部,自1990年开始对黄帝陵的资料搜集和文化研究,他自费出版了4本书,都是关于黄帝陵的。他还喜欢书法和摄影,他说这里是他的黄帝文化宣传点,十几年了,他坚持每天在这签名售书,卖完了,用挣来的钱再出下一本。
老高对黄帝陵还有许多研究,他说黄帝陵地貌奇特,龙虎归凤,四周而围,前有长寿山,后有太平山,东边地名龙湾,西面有凤岭,黄帝陵巧居龙舌中心,一半外露于天,一半被掩埋土中。这在历代帝王陵中是独一无二的。
黄陵县13万人口有一个共同的自称,“13万守陵儿女”,这种根植于心和血液里的虔诚与至孝从高俊元身上即可见一斑。黄帝的真子孙哪!
过了仙台的棂星门,便能隐约看见陵掩映在参天古柏之中、肃穆幽深的黄帝陵寝。陵寝为土冢,扁球状,位于山顶正中,坐北面南,下部筑有方形墓台,方台与圆冢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天地相合”之意。陵寝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上刻郭沫若书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一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公元1536)滇南唐琦书”。
哦,这就是司马迁说的“黄帝崩,葬桥山”了。小杨告诉我们,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升天时,人们从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宝剑等修陵埋葬于此,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记者一行围着陵寝绕了两周,由于下雨无法上香,我们只好在陵前伫立,向我们伟大而久远的先祖轩辕黄帝深深地三鞠躬。
参天的古柏是陵园的一景,小杨说,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古柏林,4平方公里的园区就有83000多株古柏,而树龄在千年以上的竟有3000多株。在黄帝陵寝后面的一堆土丘两边,各有一棵奇特无比的树,它无枝无叶,没有树冠,树干盘旋而上,老高说这叫剑柏,相传是黄帝的佩剑化成,因长在两边,又被称为龙角树。
下得陵园,记者在雨中来到了轩辕庙院落,一进门就看到了传说中的苍翠挺拔的黄帝手植柏,古柏苍翠健旺,树干略向倾,高19.3米,胸径11米。据考,此古柏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外国人称赞它是“世界柏树之父”。
在这里,记者还看到了毛泽东主席、孙中山、程潜等的碑刻,看见了黄帝52厘米的大脚印,也第一次瞻仰了刻于东汉年间的黄帝雕像。这里还竖立着澳门、香港回归的碑刻,在台湾光复碑刻面前,讲解员作了特别介绍。1946年9月12日,“台湾光复致敬团”一行15人由西安赴黄陵县祭黄帝陵途中,因雨受阻,在耀县中山中学体育场举行了遥祭黄帝陵祭典,宣读祭黄帝陵文,奉告台湾已经光复,表达了600多万台湾同胞重归祖国怀抱,认始祖归宗之意。直到2006年9月12日,一甲子之后,台湾光复致敬团后人谒黄帝陵团终于来到黄陵,站在黄帝陵前祭拜始祖,完成了先辈的夙愿。
漫步在祭祀广场和轩辕大殿,记者感知到的是黄帝的隆恩厚德,体味到的是中华儿女的归宗认同。
根脉所系 千年万里眷顾着你
千百年来,黄陵县就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汉朝立庙唐扩建,到了宋朝把庙迁,
不论谁来做皇帝,登极都不忘祖先!”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活动经久年远,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据《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这些古史书籍记载:“墓设陵园”在秦代开始形成一种制度,黄帝陵园最早建于秦代,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秦统一六国后,又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一般庶民坟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刘邦建立大汉后,汉朝初期就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唐代宗大历五年至七年,对轩辕庙进行了历时二年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1140株。宋朝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也就是当今人们前来拜谒的轩辕庙。
1341年,元惠宗降旨,重修轩辕庙西侧被大火焚毁的保生宫。1370年,朱元璋降旨对轩辕庙进行修缮,同时,在轩辕庙设立五品护陵官二人,后由县令兼任。谈到守陵官,老高说,守陵官有三项特权:奏折可直达皇帝,事关黄帝陵的案件可以先斩后奏,巡抚以下官员不迎不送。黄帝陵的8万多棵古柏之所以能保护至今,与历朝历代的保护是分不开的。自此,县令兼护陵官成为制度。此后明朝对黄帝陵庙还进行过多次整修。1646年,清世祖命使祭祀黄帝陵,并对黄帝陵庙进行了清代第一次维修。此后,清代康熙年间维修三次,雍正年间维修两次,乾隆年间维修一次,嘉庆年间维修一次,道光年间维修两次。
1934年,谒陵道重修并通车。抗日战争前,国民政府准备大事修葺,并做整修规划,但未能实施。1939年,陕西省政府急令设黄帝陵庙管理所,并开工维修黄帝陵庙,1942年,由于黄帝声名远播,桥陵改名为黄帝陵。当年制订的修建黄陵计划涉及18个方面,其中部分得到实现,如改桥陵为黄帝陵,改中部县为黄陵县,编纂《黄帝陵志》等。“民国”三十二年(1943),为整修黄帝陵庙,成立黄帝陵修建委员会,向社会募捐,扩建黄帝庙大殿等。
新中国成立后,黄帝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一号”。爱国华侨陈嘉庚首先上书毛主席建议整修黄帝陵庙。1956年3月,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黄帝陵祭祀亭得到整修,黄帝陵面貌焕然一新。同年2月4日,为修缮时刻勒立碑,黄陵县政府报请毛主席为祭祀亭内碑刻题字,毛泽东将题字一事委托给郭沫若,后郭沫若手书“黄帝陵”三个大字寄黄陵县政府供刻碑,即现在祭亭一通。1959年至196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拨款整修黄帝庙大殿;1964年,重修碑亭和大门;1976年,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拨款修缮山顶祭厅、黄帝庙大殿和围墙。1978年以后,陕西省将黄帝陵列为重点维护整修单位,先后于1984年、1987年进行过两期工程建设。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全球华人的关注和党中央的关怀下,筹资达数亿元,自1992年开始对黄帝陵进行了全方位的整修,使宽阔庄严的祭祀广场和气势恢宏的轩辕大殿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炎黄子孙的面前。
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繁衍发展中,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蒙古人执政的元代,还是满族人执政的清代,在没有间断的保护和整修黄帝陵的同时,都以祭祀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为要旨,现存于轩辕庙碑廊的历代碑刻就足见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元祖。
近现代以来,黄帝陵祭祀活动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1905年,同盟会在陕代表会聚黄帝陵前举誓复兴华夏。1911“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就任大总统即派员赴黄帝陵致祭,并留下了“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祭陵词;1918年清明节,于右任拜谒黄帝陵,后约友人用了10年的时间将黄帝功德之编成《黄帝功德纪》一书,于1935年由南京仿古印书局出版;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曾几度同祭黄帝陵,影响最大的一次是经历十年内战后的1937年清明节,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国共两党同时派代表首次共祭黄帝陵,毛泽东主席亲笔起草了著名的《祭黄帝陵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建此伟业,雄立东方”就是出自此文。此祭文,实为抗日救亡的“出师表”,对唤起全国民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关注。每年清明节和重阳节举行祭祀典礼成为传统,清明节公祭更是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华民族祭祀大典,祭祀规模日渐隆重。2004年,清明节公祭黄帝陵活动升格为国家大典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炎黄子孙不远千里万里,认祖归根,拜谒黄帝陵。
在离县城20公里的阿党镇北村四组,记者冒雨寻到了曾主持了10年公祭黄帝陵仪式的82岁的杨武俊老人,老人至今还珍藏着公祭议程及收藏的黄帝文化资料。
据祭陵办原主任程良宝提供的数据,2000年以来,黄帝陵共接待海内外炎黄子孙883万人,其中2011年就高达128.8万人。另一个数字更令记者感动,自1990年黄帝陵整修工程动工以来,黄帝陵基金会共收到海内外各级团体和个人的捐助资金1.458亿元。
人文始祖 中华民族精神标识
古往今来,中国及移居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自称为“炎黄子孙”或“华夏儿女”,而把我们祖国各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正是源自于5000年前遥远的黄帝时代。
在漫长的黄帝时代,黄帝和我们的先祖在生产和生活的艰辛实践中,创造了震古烁今的灿烂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在实践创造中也孕育出了激励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黄帝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持续传承,中华民族才能一路向前,生生不息。
习近平总书记说:“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应该说点到了中华文明的根脉。那么,什么是我们独有的黄帝精神呢,毕业于西大文博专业的黄帝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苏峰认为,团结统一的凝聚精神、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奋发有为的创业精神,应是黄帝精神的内涵,其核心是团结统一的凝聚精神、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他说,黄帝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是中华民族开创文明、传承文明、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原动力。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中华文化才能一脉相承地发展光大到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才有了实现的希望。
记者以为,我们在继承、弘扬黄帝文化,传承黄帝精神的同时,应对黄帝文化有所取舍,摒弃神格化的黄帝,摒弃作为帝王形象的黄帝,尤其是颂扬作为“人文初祖”的黄帝,使之更现实地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黄帝颂》歌词
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祖,中华炎黄。
薪火相传,盛世未央,华夏各族,中原家乡。
和平天下,同运兴昌,和睦百姓,社稷安康。
新郑拜祖,弥之高仰,同根同源,龙族荣光。
大风起兮云飞扬,吾土吾心吾欢畅。
四海之内皆和谐,吾思吾梦吾向往。
祈福九州,祥和无疆,风调雨顺,百业兴旺。
护佑中华,盛世运昌,护佑子孙,永继辉煌。
大风起兮云飞扬,吾土吾心吾欢畅。
四海之内皆和谐,吾思吾梦吾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