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铜牛记》走红看陕西京剧院改制5年创作追求
04.12.2014 12:11
本文来源: 中国在线
导读: 传扬优秀传统文化·唱出老百姓喜欢的好戏
按照讲好陕西故事,反映中华精神的标准,继《藜杖行》、《风雨老腔》之后,陕西演艺集团京剧院坚持不懈创排新剧,新编历史剧《铜牛记》近日经文化部遴选参演在天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汇聚全国优秀京剧院团和重点新创剧目的京剧艺术最高舞台上,经受了观众和专家的检验,被赞为是本届中国京剧节的亮点,一部很有前景的剧目,而其最大的成功则是很接地气、同老百姓产生共鸣。《铜牛记》津门大获成功的文化现象,是陕京转企改制来千方百计弘扬主旋律、坚守传统文化阵地的最新收获,反映出现当代为人民的文艺之深入人心,也是基层文艺院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有益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改革中奋进的文艺院团定会开出新路,绽放新香。
——编者
11月22日,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天津圆满收官,令津门观众和京剧节专家意外的是,陕西演艺集团京剧院带来的京剧新编历史剧《铜牛记》,在京剧节上唱了一出戒奢倡俭、反腐倡廉的好戏!该剧11月12日、13日连续两晚献演光华剧院,现场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演出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场,大声齐呼“再来一段!”挑剔而热情的天津观众用极大热情给予演出最好回应。
“只知道陕西有秦腔,第一次看陕西京剧院的戏,没想到这戏演得好,唱得好,特别好”,观众看罢演出赞不绝口;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原常务副团长赵承燕等多位专家则对《铜牛记》演出中掌声频次之高、观众连声叫好并叫演员返场加演的景象感慨不已,“我们看了这么多戏,观众这种热情的场面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戏在哪里演,老百姓都会很喜欢。”
《铜牛记》经受京剧节专家和观众严格“评审”闹红津门的现象,不仅引发热议“围观”,并被称作是好戏连台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节上的独特景观”。
在京剧艺术的“大码头”赢得尊重:观众齐呼再来一段
京剧界向来尊崇天津,因这里爱戏、懂行的票友众多,是检验演员学艺精湛与否的最佳舞台,连梅葆玖先生都说:“天津是对京剧艺术认知最深、观众了解爱好京剧的这么一个码头”。11月10日—22日京剧节在津举办期间,包括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湖北京剧院等大牌院团在内,全国共有33个京剧演出团体26台优秀参演剧目和5台祝贺演出轮番上演,虽不设奖,却是对近年来京剧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成果的全面检阅,是中国京剧艺术团体潜力和实力的激烈比拼。
在强手如林的京剧节演出,面对以内行著称的天津观众,能不能得到认可,会不会被审美要求很高的观众哄场?自嘲“提心吊胆来演戏”的主创团队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除了最早抵达天津和演职人员共进退的京剧院院长张平业,陕西演艺集团总经理张民、财务总监胡海琴为了尽早代表集团给大家打气,从早至晚辗转一天,终于在12日首演前赶到天津。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京剧院团,陕京此次津门演出备受业界关注,首演时,天津京剧尚派名家李莉、张艳玲前来观看。13日的专家场,天津京剧院武生名家苏德贵专程到后台为演员鼓劲加油。
真金不怕火炼,全体演职人员在创作排练中倾注了巨大心血,在每一个唱段和身段都精益求精,他们很快将压力转化为鞭策,演出呈现最佳状态,唱念做打全显真“功夫”。张强、李素萍、唐小宁、杨伟兰、宋蕊等陕京实力唱将发挥出色,精彩唱腔将剧情不断推向高潮,观众们看得目不转晴,激动不已,不仅彩腔段掌声雷动,而且每隔几分钟就有阵阵叫好。其正剧中不失诙谐幽默的特点,也时时激起会心的笑声。
观看演出后,京剧节的十位专家和评论家大赞《铜牛记》“和老百姓的心贴得很近”,“这个戏很有前景”,“很接地气,是本届京剧节的亮点”。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说:“这部剧最大的成功就是同老百姓产生共鸣。演员的唱腔等方面,非常受观众喜爱,在第七届京剧节上,第一次出现观众要求演员返场再唱的现象,十分难得。”
抱着神圣的态度创排精品:让陕西戏曲叫响全国
以讲好陕西故事,反映中华精神为标准,陕西对戏剧创作有着严格要求和更高期待,转企改制5年来,陕京始终以此为目标,抱着神圣的态度和一腔热忱创排新戏,磨砺演员队伍,卯足了劲头保住国粹阵地,成就艺术高度和市场口碑。
在地方戏曲,像秦腔那么发达的西部地区,面对日益匮乏的观众群体,这几年连续到基层演出,不断创排《风雨老腔》、《铜牛记》等新戏,出作品、推新人——陕京坚守国粹阵地的这些作为非常不易,难能可贵。央视戏曲频道编导刘连伦看到陕京对艺术创作投注的热情与拼劲,感触良多。
2006年5月,京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国仅有11家国家级剧团、17家省级重点剧团。资深戏迷李春祥说,为要保住陕西的京剧阵地,陕京一面坚持常态惠民演出,让京剧两进一下:进校园进工厂,下基层,保住老戏迷,发展新观众。一面克服一切困难寻求新剧本、排练新剧目,真心回报观众。
从《藜杖行》、《风雨老腔》到《铜牛记》,陕京的艺术创作一脉相承,倡导正能量、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用京腔京韵圆满完成舞台呈现、实现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融合,还要通过排练演出不断吸收专家和观众意见,从编剧、作曲、舞美、灯光、表、导演等方面全面打磨提升,用精品佳作打响品牌。说白了,就是要赏心悦目、喜闻乐见,专家叫好、观众认可。《藜杖行》改编自传统剧目《琵琶记》,抒写中华传统美德——孝道,在舞美设计剧场呈现方式上运用国画书法等元素进行突破和创新;《风雨老腔》令人耳目一新地用京剧表现地方戏,关中风情画卷中演绎老腔艰难传承,展现人性的善良与美好;《铜牛记》塑造泾阳县清廉为民的县官形象,符合时代主题,音乐、舞美令人称奇。
此次《铜牛记》剧本是2013年从全国十多个剧本精选中跃入陕京视野的,经过4次大的剧本研讨和修正,又特邀李建平导演、国家一级作曲朱绍玉加盟。主创团队组建后,陕西演艺集团领导非常重视,经常到现场慰问指导,解决问题。全体演职人员连续工作在排练场,处处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不断改进、细抠唱段、念白、动作,对每一块布景、每一件道具、每一盏灯光都反复琢磨。
9月份,《铜牛记》在西安庆华文化宫首演即大获赞誉,紧接着先后开启惠民演出之旅、在省七艺节上绽放光彩,通过边演出边打磨、边打磨边演出,终于从全国50多个备选剧目中脱颖而出,拿到了文化部参演中国京剧节的通行证。赴津演出动员会上,大家又一次取得共识:献演京剧节不单是一次汇演交流,更是对我们陕西的戏曲艺术既能走出去、又能打响的一次严峻考验,我们要站好我们的岗,演好我们的角色,借京剧节的契机,重振陕京雄风!
津门轰动效应持续发酵:专家赞很有前景
连日来,《铜牛记》津门演出的轰动景象持续发酵,《今晚报》、《天津日报》、《渤海早报》等当地主流媒体迅速报道演出盛况,中国戏剧网、中国京剧节网站纷纷予以热评,对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予以肯定,对这部以史为鉴的历史剧起到的廉政教育作用叫好。
11月14日,在中国京剧节组委会召集中国戏曲界专家及评论家召开的剧目评论会上,专家组表达出了对剧目的由衷喜爱、充分肯定和更高期待。多位投出赞许票的专家评头论足,认为演出现场激荡的掌声不光是给唱腔、表演、音乐的,更是给剧情、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晚唐时期宣宗力图复兴、戒奢倡俭,李行言虽七品小吏却廉洁为民的形象,通过送牛、顶牛、封牛、铸牛等连贯“动作”渐次展现,人物可敬、可亲、可信。也让人看到了唐宣宗纳谏如流、敬畏诚挚、呵护真诚的帝王风骨。昭示当下,感动人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说,2005年我就看到陕京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坚守这块阵地,发展京剧,为群众演出,现在和全国性院团比还非常艰苦,这次你们的演出得到很善于挑剔的天津观众欢迎,说明演出是成功的。
在赞扬和鼓励声中,专家也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陕京能把《铜牛记》打磨成一部经典剧目,让这部作品走得更远。陕西演艺集团总经理张民在评论会上表态说:“观众们的掌声给了我们太多鼓舞,经过各位专家的指点和鼓励,我们更加有信心了,还会进一步将《铜牛记》进行推敲、打磨,让它成为精品。”
津门载誉归来后,陕京又开始筹划全国名家来陕演出,定于12月在西安人民剧院举办“陕西演艺集团2014京剧周”优秀剧目展演,集中展示转企改制5年来的艺术成果,为集团成立5周年送上一份诚挚贺礼,为三秦父老送上精彩大餐。
无疑,这给陕京人架起了向上的标杆,他们又开始向新的目标进击了。我们有理由相信,陕京的好戏还在前头。
《铜牛记》剧照
本文来源: 中国在线
04.12.2014 12:11
【博物馆未解之谜】王莽时期的铜蒸馏器 到底还有什么作用?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 高翔) 陕西网
西安高新区19个大项目集中开工 包括大华西部智慧基地等工程
昨日(5月15日),陕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