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气”

08.03.2015  14:49

  “文以气为主”。什么是“文气”?文气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魏文帝曹丕提出来的,他在《典论·论文》里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在这里强调是作家的气质、个性决定了“文气”的不同,决定了诗文的千差成别。他同时又认为“”是天生的,不是后天能学成的,这当然是不正确的。

  后来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亦称“才有庸俊,气有刚柔”、“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亦是受了曹丕的启发。刘勰承认为文应当讲究“”,《文心雕龙‧风骨》中说:“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

  《文心雕龙‧养气》中亦言“学业在勤”,“素气资养”,认为气是可以后天养成的。事实上,早在战国时期的孟子就曾提出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而且强调所养“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也就是指通过强加人的道德修养来“养气”。后来唐代韩愈把这一点发挥为:“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也是意在阐明道德修养与文气的密切关系。

  孟子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大丈夫节操充斥于文章之中,就是为文者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之气。“文如其人”,一个人的人格修养与他的文章风格是有密切关系的。身正则气壮,理屈必然辞穷。

  《周易·系辞下》中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宋代着名诗人陆游在《传给事外制集序》中曾经说过:“某闻文以气为主,出处无愧,气乃不挠……” “出处无愧,气乃不挠”,这可以说是为文的至理。“出处无愧”指的就是身怀正气,不挟私心,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会鼓荡着一股浩然正气。(北风,文章摘自菲律宾《世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