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设施蔬菜总产量突破300万吨
导读: 记者从我市设施农业推进会上获悉,到2015年,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42万亩,总产量突破300万吨。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报讯(记者 闫珅)昨日,记者从我市设施农业推进会上获悉,到2015年,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42万亩,总产量突破300万吨。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设施农业 农民增收的途径
截至2013年底,西安市蔬菜播种面积已达99.2万亩,蔬菜产量较五年前增长78万吨,增幅达到35.3%。蔬菜总产占全省的18.4%。城市常住人口人均蔬菜占有水平由2008年的284公斤提高到330公斤,总的来说,我市蔬菜供大于求,旺季调出与淡季调入共存,品种也日渐丰富,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完善,已基本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要。
近两年,我市积极申报农业部北方大中城市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项目,每年新建适合北方城市冬季生产的日光温室2500亩,其中,财政补助1250万元,有效缓解了我市冬季蔬菜供给不足的局面。大批的资金投入,推进了设施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菜篮子”这一民生工程在我市迅速发展。市农委副主任张贵生告诉记者,由于日光温室的平均亩产值高达2.5万元,固定式大棚平均亩产值1.2万元,设施农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设施农业 破解“卖难”“买贵”的手段
近年来,旺季时菜农“卖难”一词频繁出现,菜烂到地里也无人收购,而淡季供应量不足,菜价走高又为市民生活带来负担。传统的产销对接等流通形式已跟不上“菜篮子”建设的快节奏,流通过程中油价高、运输距离远、运费高,从产地到市场各个环节繁杂的程序以及价格层层加码,也导致了菜农“卖难”和市民“买贵”矛盾交织。在这种矛盾堆积下,调整我市农业种植业结构就显得尤为突出。
记者了解到,虽然我市蔬菜产量已达到290万吨,按平均量来看,自给有余,但冬春淡季生产的日光温室只有6万余亩,冬春季节每季蔬菜供应不足5万吨,而5、6月旺季产量则高达40多万吨,淡季月产量仅是旺季的八分之一。因此,需要加大对设施农业的建设投入,增加日光温室和固定式大棚的种植面积,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在现有种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平衡旺季产量,使得更多露天蔬菜转变提升为设施农业,生产更多品种的反季节蔬菜,让市民冬春淡季的“菜篮子”提得更加轻松,继而解决菜农“卖难”市民“买贵”的问题。
2015年设施蔬菜面积达42万亩
为此,我市设立了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菜篮子”建设,先后制定了都市农业“四大板块、十二条产业带”建设规划和西安市设施蔬菜发展规划。同时,重点抓住生产环节,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地理标志产品,扩大我市“菜篮子”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销售环节,市农委积极举办产销衔接会,让农产品和消费者直接见面。
张贵生告诉记者,目前大力发展具有抗灾减灾能力的设施农业是我市农业种植业破解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下一步,将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到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亩,其中设施面积占42万亩,总产量突破300万吨。到2020年,设施面积要到45万亩,总产量突破32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