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城里人”别居高临下嘲笑“庞麦郎们”

17.01.2015  13:34

  这两天,一篇题为《惊惶庞麦郎》的报道在网络上热传。报道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庞麦郎的年轻人,他是“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的演唱者。看过这篇报道的读者,有人听过他的歌,也有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人,不过都难免对庞麦郎产生这些印象:怪诞、浅薄、无知……是的,相貌平平却自认“很帅”,把陕西汉中当成“魅力之都”,这颠覆了人们对娱乐明星的认知,更折射了“城里人”和农村进城“屌丝”的价值观冲突。

  庞麦郎的歌曲的艺术品位的确不高,但是,在互联网音乐营销的时代,哪怕只要抓住了一小部分人的需求,就可能制造风靡的局面,成为大街小巷盛传的“神曲”。庞麦郎可能被这样一批年轻人所喜爱: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收入一般,居住在二三线城市、大城市郊区,在生活方式上散发着浓郁的“屌丝”气质。

  所以,质疑庞麦郎的品质也好,批评他为人处事的方式也好,可以见仁见智。不过,要看清“庞麦郎”形象的真面目,就必须把他放到欣赏他、理解他的群体中去,把明星庞麦郎“双重人格”中多出来的那一重拿去——出名前他勤勤恳恳,渴望成功,小心谨慎;出名后他自信心膨胀,缺乏原则,与人交往脾气差。放在“屌丝逆袭”的语境下看,前者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庞麦郎”形象。

  庞麦郎准备好出名了吗?没有。因此,直面金钱、名气和演艺圈复杂的社会关系,他几乎没有驾驭的能力,一举一动都可能失当。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屌丝逆袭”的困难,即使在物质上实现了外在的“逆袭”,在收入水平上超过“城里人”,也并不意味着价值观真正被他们所接受,他们难以在精神上实现“逆袭”。实际上,庞麦郎粉丝的“基本盘”始终是那些“屌丝”们,在出名之前,庞麦郎也就是那样的形象,他创作的歌曲也是源自“屌丝”的生活。

  在艺术欣赏上,可以批评,可以讽刺,但是在生活方式上,不应该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嘲笑。在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城里人”看来,“屌丝”的审美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确难以理解。这与他们出生成长的环境分不开,与他们谋生的艰辛分不开,与他们“抱团取暖”的集体强化分不开。理解不理解,不重要,对“屌丝”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尊重,无论价值取向怎么差异,生活习惯如何不同,“城里人”和“屌丝”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

  正如《人物》杂志报道的标题,庞麦郎是惊惶的,然而他并不失措,并没有迷失自己的目标。诚然,那些目标在见多了世面的某些“城里人”眼中,有些虚无缈缥,甚至不知高低。但是,这些透露出浓烈的农民理想主义气质的目标,也是推动社会向上向善,化解矛盾与对立的催化剂。庞麦郎的成名能给他那些籍籍无名的“屌丝”兄弟们鼓劲加油,能帮助他们增强获得社会认可的信心。

  而且,如果抱着善意的目的,我们并不难发现保留在一部分“屌丝”身上的精神美。他们不甘于沉沦于发展滞后的环境,有积极向外闯荡的动力;出生于农村的他们进城后,或许会被霓虹灯搞得眼花缭乱,但能够保留勤劳朴实的内心;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却拥有明确的权利意识,敢于表达、实现自己的诉求。是的,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会被误解为“怪胎”,但他们的“心气儿”坚定地表达的,是渴望尊重的独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