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农民工工伤认定,为什么如此之难?

27.12.2016  18:48

  8月的一天,28岁的镇安小伙汪泽宝在三原一工地工作时右脚跟粉碎性骨折,因为需要办理工伤赔偿,哥哥替他申请工伤认定,然而三个多月去了沣东新城、西咸新区、未央区、省市的5级人社部门多次,却因管辖权问题依然搁置。12月26日,华商报记者跟随汪先生走访了其中三个部门,跑了近70公里,得到的答复不是“没认定机构”就是“没管辖权”。

  在足球场上,如果门前连续倒脚,即使出现了再好的机会也始终不往门里射,球迷一定会看得很窝火、很糟心。现在,镇安小伙汪泽宝的工伤认定,就像个皮球一样踢过来踢过去,总差那关键性的临门一脚!当然,事出总有个原因,原来,不是不想射,而是谁都认为自己没有射门的权力和责任。

  的确,在足球场上,谁位置和机会更好就由谁射门,理论上场上11人都是射门人选,究竟谁来完成射门,得根据场上情势的变化来决定。但公权力运行就十分讲究个“法无授权不可为”,也就是说,每个部门或单位都有法定的明确职责,然后,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维系社会公共治理的良好运行。

  这起工伤认定面临的难题,各个单位各有各的道理,说不上是在故意为难群众,根子上的问题在于,究竟由哪个部门来负责办理这起工伤认定,没有确凿无疑的职责划分。

  需承认,现实里,推诿扯皮、不作为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有一些甚至被视为一种腐败行为,但有一些却是源自于部门的职责权限不清楚、不明晰。比如,开发区与行政区交叉地带就很容易出现这种状况,镇安小伙汪泽宝工伤认定难,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开发区,本就有别于行政区,只承担开发建设职能,随着开发区的发展需要,开发区便逐步享有了部分社会管理事务权限,国内很多地方也对行政区与开发区履行职责范围进行标定和明确,以消除权力重叠交叉、权力边界模糊等问题。但纵观媒体报道,开发区,并不具有像行政区一样有完备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也没有和行政区之间建立相关政策完善的衔接措施,老百姓一旦遇到困难,往往跑断了腿,也可能面临着无解的尴尬现实。这中间,有着比较复杂的现实原因——或因为政策制定考虑不周,或政策覆盖有空白,或权责未明晰,但无论如何,给民众造成的烦恼,却是不争的事实。显然,这使得老百姓切身利益受了损,也影响了民众福祉。

  某种意义上,这起工伤认定事件提醒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职责清晰、分工明晰,理顺和明确开发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关系及各自权责。当然,更不能忽视的是,汪泽宝之所以没有走通过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这条“捷径”,原因在于,他和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缴纳了“五险”,这使得他面前其实只有自行提起工伤认定申请这一条道,却也困难重重。确实,若有一条道路畅通无阻的话,都不该如此。

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