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读懂“打‘虎’不再是新闻”

21.01.2016  10:38

  编者按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高歌猛进,深受各媒体关注,海量的新闻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即日起,本报推出《媒体人看正风反腐》栏目,陆续邀请一些知名媒体人共话“反‘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敬请关注。

  曹林,中国青年报编委、知名时事评论员。近日,记者就正风反腐话题对曹林进行了专访。

  记者:作为知名评论员,如果请你给2015年正风反腐工作写一篇评论,会用什么标题?

  曹林:2013年我写的是《2013年度人物我选“中纪委”》,2014年是《中纪委为何能成网上最大正能量》,对于2015年我也许会用这样的标题——《正风反腐已成常态,打“老虎”不再是新闻》。这可能是2015年正风反腐最微妙的“变化”。打“老虎”不再是新闻,反映的是我们的政治生态和官场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自上而下都习惯了从严治党,没人再怀疑反腐是一阵风。

  记者:2015年的正风反腐工作,你最关注的是哪一项或哪一点?

  曹林:最关注的是,很多人都在告别过去的无规矩无纪律意识,规矩和纪律观念已经深入党员心中,成为言行的一把尺子。这可能也正是纪检监察机关这一年的一个工作重点——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过去我跟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打交道,很多人的潜意识辞典中是没有规矩、纪律观念的,习惯说“差不多就行了”,习惯说“违规不算什么,又没违法”,习惯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现在很少听到了,通过从严治党的鲜活案例教育,纪律和规矩已经成为党员干部审视自身言行的标尺。

  记者: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三年来,党风政风以及社风民风为之一新,你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身边变化有哪些?

  曹林:我平日工作接触不少官员,他们刚开始对八项规定可能有些抵触,可现在是真心支持。一位官员就跟我说过,幸亏有了八项规定,这三年少喝了几桶酒,像过去那种喝法,如今肯定已经喝残了。

  白岩松接受你们采访时说,反腐让他第一次敢在饭店点螃蟹吃。我是江苏扬州人,我们那里的河豚和刀鱼很出名,但我从小到大都没吃过,吃不起啊,现在价格都已回归常态,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另一个感受是,很多官员“怕百姓”。比如,随着监督举报渠道的畅通,官员大吃大喝、公车私用的话,群众随手就能拍了上网。

  记者:看到变化的同时,你觉得还有哪些“没有变”?

  曹林:反腐带来了很多改变,但确实有一些事情没有变。比如,少数人对官员的不信任感还没有改变。反腐查了很多官员,但还是有人说:落马的只是少数,查一查可能更多人都有问题。这当然是一种情绪,可这种情绪背后的原因需要引起重视。

  再比如,一些受处分官员不平衡不服气的心态没有变,觉得自己很倒霉被逮着了,而不是觉得自己罪有应得,甚至认为有比自己问题更严重的人没有被查。这种“比烂”的心态很畸形,也值得思考,如何用“伸手必被捉”的制度让这些人心服口服。

  记者:正风反腐已成为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予以广泛关注,你认为从事相关报道的媒体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气质”?

  曹林:呵呵,这是引诱我“雪夜妄评媒体”啊(注:曹林曾在自媒体发表《雪夜妄评中国各大新闻系毕业生的气质》一文,引起热议)。纪委成为网上最大的正能量,也因为“打虎”获得了很高的媒体声望;纪委努力向媒体开放,纪委也有了自己强大的新媒体矩阵。可以说,媒体与纪委的关系已进入某种蜜月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媒体总想从中纪委“打虎”行动中总结规律。比如,哪些省有老虎落马、哪些省没有,肯定有某种规律;办谁不办谁、什么时候公布、公布到什么程度,背后必有规律。这种“规律强迫症”容易导致一些故弄玄虚的过度阐释,把平常的事情弄得很复杂,把正常的事情弄得让人不可捉摸。

  另一种不好的倾向是,将中纪委的“严厉形象”脸谱化、扭曲化,通过断章取义的报道和对相关规定的曲解,将纪委塑造成了不食人间烟火、严得不近人情的苛刻形象。比如,前段时间两则新闻报道:中纪委称党员交通违法要撤职或开除,中纪委称干部用合法收入买豪车名表也不行。这些都是“标题党”的断章取义。

  媒体应该多做传递正能量的反腐报道,一方面要避免猎奇取向,避免小道化、娱乐化、情色化;另一方面要避免简单的道德批判,要有深刻的反思。一个官员“落马”后,媒体往往喜欢带着正义感对贪官故事进行消费,公众带着道德优越感唾骂这个贪官。而报道某个廉政典型时,却带着“典型塑造腔”。

  记者:正风反腐永远在路上。对于2016年,有什么期待?

  曹林:媒体和公众对正风反腐的参与诉求越来越高,希望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媒体和公众参与。(记者 瞿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