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思想滑坡缘何成为“腐败定律”

23.12.2014  14:24

  近期以来,锒铛入狱贪官的忏悔扯动着人们的眼球。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声泪俱下、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痛哭流涕,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万字忏悔书洋洋洒洒……然而皆为时已晚。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这个时候,拷问贪官们的忏悔是否痛彻心扉的意义不大,等待他们的必是法律的严惩。但是藉此契机,认真梳理他们的忏悔内容,总结哪些地方是他们沦落的突破口,对我们下一步的反腐防腐工作是有意义的。

  病从口入,心为利蚀。“放松了思想警惕”、“降低了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懈怠了思想改造”,几乎所有的贪腐官员,都是思想滑坡在先。虽然千篇一律的忏悔内容使得民众质疑其悔改诚意,但是思想防线仍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线的共识却是不容置疑的。

  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个境界中,不能腐和不敢腐是外力,不想腐才是内因和基础。就像一座大厦,如果基础不牢、不实,大厦就有倾覆的危险。要使大厦稳固,能经受得住各种外力的冲击,最关键、最根本的是筑牢大厦的基础。

  拒腐防变的“思想马奇诺防线”是如何被外力击破的呢?近日有媒体梳理贪官忏悔录发现,有14人以“我是农民的儿子”开头,总结自己的贪腐堕落过程。抛开其功利的动机不论,在这个人生的特殊阶段,我们依然可以发现这些贪官们对农民那种勤劳善良、憨厚质朴、踏实能干的精神的怀念。农民精神让他们从“苦孩子”成为“人上人”。可惜角色转变之后,对官员的角色没有正确的认知,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人上人”。苦尽甘来之后,如果贪图享乐、生活奢靡、腐化堕落,把权力当成敛财的工具,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官途”很快就会走到尽头,坠下万丈深渊。

  在一些官员那里,放松了思想上的要求,放松的就是见贤思齐、模糊的就是真善美的边界,而对于歪风邪气、见利忘义等却趋之若鹜、随波逐流,看到别人发财就心理失衡,见到别人腐败也熟视无睹,沉迷于“你贪我贪大家贪”。这也是很多腐败窝案、串案发生的一个根本原因。当“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成了官场上的潜规则,就会出现好人得不到重用、小人或贪官仕途风光的逆向选择。如此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会让一个社会正向价值的引领作用失去效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骗获的“先进人物”称号,其实就是他们装点门面的摆设,用来蒙蔽公众的监督。

  让一些道德规范不成为没有生命力的教条,让模范人物不成为仅供瞻仰的“化石”,让先进事迹大家争相模仿,就必须让他们有一个坚实的土壤。这些土壤不是别的,是一个社会人人思进的舆论氛围,积极、健康、有效的评价机制。强力反腐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这些价值原则成为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它们是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冲刷一切污秽的清泉。

  人生之路虽然漫长,但被关进监狱才恍然大悟,才开始反思,的确让人扼腕叹息。不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对这些贪官们来说,如果认识到了发生质变的根本所在,监狱也不会是他们人生旅途中一个空洞的句号。

  网友跟评

  清风明月:不久前落马的冀文林,每次回家,其父都叮嘱:咱不贪高,只要平平安安就行。更早前被判处死刑的许迈永也一样,其父亲经常提醒:如果当官,切记不要拿别人的东西,咱们家里不缺钱。父亲掷地有声的金玉良言都被贪官当作耳边风,“农民血统”又岂能帮你守住为人为官的底线?

  八股先生:许多落马贪官在庭上或狱中的忏悔录,也是惊人地相似:以“我是农民的儿子”始,以“悲惨的童年”起讲,以“奋进的青年”入题,最后以“贪腐的中年”结束,到此完成一篇“贪官忏悔八股文”。这些官员,在位时经常讲空话、大话、套话,到了身陷囹圄,忏悔还是那一套语言逻辑,其实也怪不得这些官员,习性已经养成,彻底的改变又怎能在朝夕之间完成。

  老鼠的冬天:我们只是一味去责骂贪官虚伪,是没有意义的。假如没有这样的市场需求的感召,一个囚徒也犯不着虚伪给公众看。

  山中无老虎:贪官们忏悔,远远没有灵魂可言。在他们内心里,他们对不起的只有亲人。因为他们的不慎“东窗事发”,仕途逆转,被权力甩入人生的深渊。感叹自己的不行,无颜见父老兄弟,忏悔的色彩远没有痛惜的那样浓重。

  轻轻飘过:于贪官来说,《刑法》并没有把悔罪作为法定从轻处罚的情节,也就是说,你再痛彻心扉也未必能影响判决。但一个把自己摆得低姿态会影响社会评价,有助于改善舆论环境。对于退无可退的落马官员来说,他可能就有一种侥幸心理,如果我的卑微能让办案人员和外界有一丝恻隐之心,那就应该一试。所以对某些贪官来说,忏悔的本质还是功利的。□本报评论员 王付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