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待病患所托 信守生命之约
脱去白大褂,身穿病号服,羸弱而刚强的他在战友怀中突然倒下。“绍洋,绍洋!你醒醒啊!”随着舞台上撕心裂肺的呼唤,台下的观众泪流满面。
“一个医生的生命,只有在手术台上才能延续,要为守护生命战斗到最后一刻!”“我愿做一支红烛,把温暖传递给患者……”铮铮誓言,回响神州大地。近日,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科教授陈绍洋为原型的话剧《我用生命守护你》在西安、北京及长江流域巡演,“人民好军医”的故事再度震撼人心。
虽然已经离去近两年,但陈绍洋的形象从未在他的同事、学生、患者们心中淡去。“信守生命,不负所托”,他生前时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凸显着一位人民军医对肩上职责的无限忠诚,对“生命之约”的坚定信守。
“我是麻醉医生,不是麻木医生!”
“和陈教授的一个约定,照亮了我整个世界。”回忆起十年前那场生死攸关的手术,“亚洲肝肾胰联合移植手术唯一幸存者”万月田仍激动难抑。
2005年1月17日,身患糖尿病、尿毒症晚期、肝硬化晚期、肝肾功能衰竭的万月田被推上了西京医院手术台,进行肝、肾、胰联合移植。
高难度的手术,向麻醉提出了很大挑战。
陈绍洋主动接过了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几天时间,他吃住在办公室,在忙完一台台高强度的手术之后查阅文献、分析病例、制定方案,身子很少沾床。
手术前的那天夜晚,陈绍洋专门来到万月田的病床前。看到病人不安的眼神,他微笑劝慰:“不怕,我们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但你要答应我,树立信心,积极应战!”
万月田重重点了点头。
从手术开始到术后照料,整整17个小时,陈绍洋一直在万月田身边。当万月田醒来时,看到的是他阳光般的笑脸。
陈绍洋向万月田许下的,是守护生命的炽烈约定。这个约定,他许给了自己的每个病人,并用军人的忠诚慨然履行。
陈绍洋患病后,有人善意地劝其保重身体,不要再为病患操劳,陈绍洋生气了。
“我是麻醉医生,不是麻木医生!”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是他心声的最好表达。
“只要你们能成为好医生,我的生命就还在”
一条两年多前的短信,被陈绍洋的博士生胡博小心翼翼地珍藏至今。
“你们优秀的成绩是我最大的安慰,是我康复的能量!”看着短信,导师在病榻上批改论文的一幕幕宛在眼前。
2013年春节刚过,做完股骨头置换手术一个月的陈绍洋便躺不住了。他每天花大量时间批改学生论文,并在病床前开起了“学术讨论会”。好几次,豆大的汗珠从额角渗出,虚弱的他几近晕眩,却咬咬牙继续坚持,只因为,“只要你们能成为好医生,我的生命就还在”。
审阅稿件30余篇,批改研究生论文十几万字,查阅整理资料上百万字,编写教材20余万字,指导科研课题8项——这是陈绍洋在病榻上一年多创下的纪录。
为什么如此拼命?多年好友、同事董海龙深知其中原因。“绍洋说过,选择做军医,就是许下了一个奉献的诺言。”更何况,用陈绍洋的话说,麻醉医生必须练就“梦醒之间,游刃有余”的本领。因此,在生命的尽头,他恨不得不眠不休,把毕生所学都教给学生。
陈绍洋是勤学成才的最好例证。他起步于中专,毕业后以护士身份进入西京医院。工作之余,他埋头苦读、默默提升,逐步完成了“从护士到教授,从技师到医师”的跨越,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7个重大奖项。这是他对病人的承诺,也是对自己永远的要求。
“他为我们扣好了职业道德的第一粒扣子”
不过,对家庭和亲人,陈绍洋“失信”却已成常态。
结婚20多年,妻子罗兰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等待。陈绍洋心头也装满了亏欠。有几次,他想陪伴妻子好好弥补一下,结果却令罗兰哭笑不得——
答应结婚周年纪念日和妻子吃烛光晚餐,却因为抢救病人食言;“破天荒”地带妻子去厦门疗养,第三天就接到病人家属求援电话而匆匆赶回……
“有时候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把素昧平生的病人看得比我还重。可你临终前对学医的女儿说了一句话,我终于懂了。你说:‘爸爸不能给你留下什么,就留下点精神吧。’……”罗兰回忆着,泪流满面。
精神永生,感动不灭。两年来,陈绍洋事迹产生的辐射效应,正在全国不断放大。
2014年,陕西省卫生行业在全省10个地市100多个县的医务工作者中对陈绍洋事迹进行了重点推介和全覆盖学习,引起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强烈共鸣;2015年,经过话剧、报告、后续报道等新一轮宣传,更多未曾谋面的人被陈绍洋深深打动。医学生杨华林在微信中说:“看了陈老师的事迹,最钦佩的是他对每个平凡生命的守护。他为我们扣好了职业道德的第一粒扣子。”
在西京医院,陈绍洋的办公室仍保持原貌。新生入学教育、新聘入职教育、任职岗位培训,这里都是第一站,一批批学员在这里受到心灵洗礼,一位位医护人员在这里坚定了职业信念。西京医院护士长王雅丽说:“陈教授走路特别快,他的时间都换算成了患者的生命。我们追赶不上他的脚步。现在,我们要接替他继续奔跑下去。”
万月田出院后,加入了西京医院器官移植病友会,定期参加病友交流活动,还常到社区做报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防病治病的知识。“陈教授在天上看着我呢。把他的温暖传递出去,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耀。”
还有半个月,陈绍洋的博士生马磊就要毕业了。“做一名本本分分的好医生”,导师临终前对他的嘱托一再在耳边回响。“他用尽一生的无私与真诚,勤奋与执着,早已点亮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盏烛灯。”马磊说,“我将带着他给的精神财富走上工作岗位,用妙手仁心惠及更多患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檀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