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中村修二与高校学子分享探索精神

30.07.2015  14:59

  中新网陕西新闻7月28日电(记者 冀浩凡)28日,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造访西安交通大学,该校向中村修二颁发“西安交通大学荣誉教授”聘书。

  西安交大一直将国际化办学视为自己的办学定位,自2000年起,该校已邀请14位诺贝尔奖、1位菲尔茨奖获得者及2000余位国外教授来访讲学,合作研究。

  此次来访的中村修二于1954年5月22日出生在日本,毕业于日本德岛大学。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日下午,中村修二以“我获得诺贝尔奖的全部动因”为主题,带给与会师生一场讲座。在讲座中,他回忆自己多年的学习生活经历,和自己从事的LED蓝光研究的科研经历。他鼓励学子以恒心支撑学术,坚持不懈的探索科学研究。

  中村修二认为,人生应当勇于冒险,不断尝试接触和创造新的事物。同时要坚持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如果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不感兴趣那么应当放弃而另辟蹊径。

  据悉,西安交大即将迎来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校庆,还将邀请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举办“大师在交大”等一系列高端学术交流,高水平国际会议,引导交大学子放眼世界,关注科技前沿的科学精神。(完)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