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观察:读书受关注 作家走红毯待遇不同
因为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于是读书成了这一周文化领域的重点话题。从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来看,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已连续七年持续上升。另外,23日恰逢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的纪念日,国内也开展了多项纪念活动,同时,作家走红毯待遇不同一事也持续引发关注。
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历年变化趋势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供图
国民读书现状:数字化阅读增长,纸质书阅读量无明显增长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在北京公布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79.6%,较2014年上升1.0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比2014年增加0.02本;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增加28.39分钟;人均报纸阅读量和期刊阅读量均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达到64.0%,该数据已连续七年持续上升。对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认为,未来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仍然会持续增长。
此外,有媒体对国民读书结构做了调查,《西安晚报》的报道就指出,从新华书店的图书畅销榜单来看,考研求职、官场笔记这种功利性、实用性的阅读已成为当前阅读趋势。
于是,在“世界读书日”这天,有专家呼吁重拾经典,有书店表示举步维艰。但现实却是近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并无明显增长。
“如何让更多的人读更多的书”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就在“世界读书日”当天,专栏作家魏武挥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以《如何功利地读书?》为题的文章。
该文章指出,读书这件事其实和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而“对于庞大的认同读书但没有习惯的人来说,得有功利性目标”。同时,文中还对“如何功利地读书?”这一问题给出了诸多简单可行的方法,如读教材、读书评、读导言以及参加读书会。
多项活动纪念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
“世界读书日”当天,还是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与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去世(两人去世时所用历法不同)400周年的纪念日。
国内举办了多项活动纪念两位文豪。仅就莎士比亚来说,北京就有包括国家大剧院等多个机构举办相关主题音乐会,此外还有音乐剧、读书等活动。《莎士比亚全集-中英双语版本》也于22日发布。中央芭蕾舞团20日演出了莎翁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纪念塞万提斯方面,除了相关读书类活动之外,百老汇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中文版也于3月首演,并将在5月继续上演。
在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看来,纪念文学名家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纪念正是对经典文学致敬,同时也重新让经典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作家走红毯:传统作家受冷落 90后作家引粉丝围观
4月16日,北京某书香节开幕,主办方为作家们安排了红毯。作家分为两个阵营,传统文学的包括贾平凹、麦家、徐则臣、郑渊洁和刘慈欣,流行文学包括张皓宸、卢思浩、苑子文、苑子豪等90后写手。结果,传统作家中郑渊洁和刘慈欣出场,还有一些掌声和欢呼,到了文坛大佬贾平凹和麦家出场,则掌声寥落,读者反应冷淡。
而张皓宸、卢思浩、苑子文、苑子豪出场时,读者尖叫与欢呼四起。这些90后写手也颇有明星范儿,他们精心挑选了时尚的名牌套装,做了上镜的发型,还有的带了自己的发型师、化妆师。
这一事件随即引起网友关注。有人为传统作家鸣不平。还有人据此认为,严肃文学衰落了,而流行文学大行其道,恰恰说明读者阅读水准的整体下降,这是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的一个“讽刺”。
对此,有媒体评论称,就人气而言,严肃文学永远不可与流行文学相比,因为流行文学更容易看懂,更好看。但是严肃文学就是一个标杆,屹立于文学史中。这也就是人们说严肃作家会比流行作家走得更远的原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