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秦腔的传承与保护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陕西的全国人大代表、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曾以一曲高亢清亮的秦腔在人民大会堂亮相,她想以此方式呼吁各界加强对传统地方戏曲的保护。
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得不承认,戏曲有着极高的高度。在中国的戏曲版图上,无论是优雅的昆曲,还是大气磅礴的京剧,亦或是高亢原始的秦腔,无一不传承了千年中国的历史相貌,其文字之美、音乐之美、舞蹈之美、服饰之美等等,无一不反映出中国传统文明之博大。
以秦腔为例,这是一种原始的东西,华夏文化的一面镜子。历史上的长安,如此靡丽,而又生机勃勃,城市繁荣,市民大众阶层娱乐十分丰富,诸如戏曲、曲艺、皮影、武术,凡此种种。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盛行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正因为陕西西安(古长安)曾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都城所在之处,并且中国戏曲之完备得力于唐代“梨园”的兴盛,所以,以秦腔艺术为代表的陕西戏曲又具备有中国戏曲文化基石的意义。
旧时,在中国西北辽阔的大地,秦腔曾是老百姓最为喜爱和掌握的艺术形式。它简单灵活、轻松幽默、亲切随和,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农耕之余、劳作之后,村头巷尾、田间地头,亦或赶集逢会,门前院后,甚至不需舞台、化妆,不拘服装道具,三五人一围,说古论今、品评事态,俚语乡音、土腔土调,妙趣横生。
然而现代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快速普及,国民大众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变化。秦腔也随之失去了传统的自然生存方式的土壤。
现状不容乐观
陕西秦腔——“秦”之声
秦腔艺术就生长在这块有着厚重历史的热土上。陕西秦腔社团众多,古时便有著名的“梨园会馆”,实际就是戏曲艺人确保生存的行会性组织。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易俗社、三意社仍在为陕西秦腔的发扬光大而孜孜不倦。程砚秋先生于1949年10月来西安,在易俗社召开的欢迎大会上曾说:“中国的戏剧两大发源地——西北和东南,比较起来,论历史的悠久,成就的伟大,西北远在东南之上。我此次来西安的唯一目的是向易俗社请教。”1957年,田汉先生说:“现在世界上具有办个世纪的剧团只有三个,一个是法国芭蕾舞剧团,一个是苏联的莫斯科大剧院,还有一个就是你们的易俗社了。”
然而,正是这有着如此历史底蕴的剧种,如今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人才短缺是现阶段秦腔发展中的一大障碍。“戏曲生源匮乏,戏曲教育发展滞后,戏曲人才断层严重,已危及传统秦腔戏曲的保护与传承。另外,资金的短缺,年轻观众群体的培养缺乏,都是秦腔面临的种种问题。儿时,护城河边此起彼伏的秦腔吼声已越来越少,陕西卫视曾一度因为收视问题而导致“秦之声”栏目的取消还引发了老戏迷们的集体抗议。但无奈,在文娱形式日益繁荣的今天,如秦腔一般的传统戏曲越来越被边缘化。
保护传承面临的困境
1. 对秦腔资料保护的缺乏
古老的秦腔剧本,大多为旧时艺人毛笔书写,竖体繁文。我阅读过部分诸如小人书似的单行本,也有旧时艺人整理成册的地方剧本集子,不可否认,这些经历了近百年的古籍是现代秦腔保持其精华而流传于后人的基础。但由于旧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古老的剧本大多年久发黄,缺少专项资金,疏于保护,部分已经失传。尽管今时今日仍旧有许多通过老艺人回忆、口述等方式整理成集重新发行,但无可否认,由于繁简文字的衍变,时代的变迁,却也失了些原汁原味。因此,保持秦腔的习俗,对于秦腔老剧本及其各种文献资料的保护非常重要,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长期不懈的关注与努力,才能使这些民族瑰宝代代相传。
2. 缺乏对古老戏台的保护
我国历史最悠久、歌舞戏剧活动最兴盛的都城——唐代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戏场有唐玄宗创设的“梨园”、唐玄宗与杨贵妃赏花、弹琴、歌舞的“沉香亭”等等,都可视为秦腔戏台的雏形。古人看戏,必先修缮戏台,一则丰富和改善观演效果,二则戏台也负载了许多历史文化信息。而今,无论是乡间田野还是繁华都市,古老的戏台大都少有修缮维护,任其散落在村中城边。西安城中老百姓听戏也大多是在聚集在古城墙下的环城公园之中,凑个热闹。这是传统建筑的损失,更是传统文化的损失。
3. 人才的流逝
唱戏,尤其是地方戏曲,重中之重当然是艺人。由于大众娱乐的多样化,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80后、90后的年轻一辈大多更喜欢电影、电视等娱乐方式。梦想学表演的年轻人很多,但热爱戏曲表演的却寥寥无几。戏曲表演除了热爱,了解,却也更缺少不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恒久努力。由于古老的习俗,秦腔艺人的培养大多沿袭较为单一的师徒传承模式,因此,政府对培养秦腔传人的投入也并不算多,然而不可否认,如今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与时代基调相差甚远,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传承断层。我认为在年轻一辈中的普及性教育对培养秦腔人才队伍的建设更为现实,不仅仅是表演,包括创作、文化底蕴的培养等等都是需要向现代教育方式转变与融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需要抛弃传统的师徒模式,这种沿袭了数百年的教育模式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而所谓普及,更大的意义是在年轻人的基础教育中首先让他们认识、了解我们的传统戏曲。
4.社会认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一些人认为传统地方戏曲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是一场临时性的运动,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完成,没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这种单纯的任务观念,对秦腔乃至传统戏曲的保护工作都极为不利。另外,不可否认,相对封闭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是保持秦腔传统戏曲文化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代代相传、自然延续的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改变了,文化的传承就会面临危险。
在陕西,不少地方院团近年来转制改企,创排求快不求精,导致演出上座率不高,秦腔演出团体如今还遇到人才的危机,这些都是保护传承的不利因素。陕西乃至西北的经济发展滞后,多数群众还没有戏剧文化消费的经济能力和生活习惯,所以地方戏剧团陷入经费拮据、人才流失的困境中。
秦腔,路在何方?
当然,为了保护和传承秦腔这一中华瑰宝,陕西地方政府、业界都一直在寻找一条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陕西省文化厅已于数年前成立“振兴秦腔办公室”,各研究单位也在尽快摸清家底,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对目前秦腔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西安市艺术研究所特别对秦腔传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了真实、全面的走访、记录并保存。政府近年来也加大了对秦腔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每年进行上百场“送戏下乡”“惠民演出”等活动,无论是在户县还是长安,关中亦或陕南,每逢周末节庆,农民们总能在家门口听到这高亢嘹亮的吼上一嗓子。
我想,一方面,政府的投入如建立专项秦腔文化传承保护基金,争取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支持,提高戏曲创作者和艺人的待遇。另一方面,地方院团还需加强自我建设,探索灵活的经营方式。传世的作品,莫不是经过千锤百炼,拥有独特的视角、精微的感悟、精妙的启思,塑造出鲜活丰满的人物。要肯于下狠功夫,肯花时间、耐心的生产出一些有影响力的好戏,着力培养一两位能够担当大梁的“腕儿”,这对秦腔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开始,但愿有利于秦腔未来的发展。
秦腔,乃至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莫不产生于民间,一直以“原生态”的姿态存在,“自由”发展。而不可否认,传统戏曲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存在,是地域文化的代表。时至今日,在西北广阔的农村土地上,秦腔仍与农民民俗的生活同步,丰富着老百姓的生活。时代在进步,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脚步,使这个传统的东西走出“小众化”的圈子,让更多的大众看到它的魅力,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秦腔是历史,秦腔是馆藏中的艺术,秦腔是华夏文化的传承载体,秦腔在长安这片热土上一代一代的传承,是它的精神。它是《白鹿原》里关中大地收粮食的农民们都会吼上一嗓子的曲调,它是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总不忘书写两笔的中国文化精髓,秦腔以其独有的地域风格和“古调独弹“的艺术魅力,努力的向世人展现着新的时代三秦儿女的梦想。 (汪一兰)
编辑: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