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京津冀豫陕全媒体问水行:重访汉江源头

24.03.2015  17:37
          内容提要: 3月21日,采访团前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的起点——宁强县汉源镇马家河村汉江源头,这也是本报记者第二次到访。一路走来,既熟悉又亲切,情义满满。  

          天津北方网讯 :3月21日,采访团前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的起点——宁强县汉源镇马家河村汉江源头,这也是本报记者第二次到访。一路走来,既熟悉又亲切,情义满满。

            想当年,一场大地震将天津市与陕西省紧密联系起来,双方被国家定为对口援建省市。由天津出资建成的宁强医院和宁强高级中学,让当地百姓第一次享受到高标准医疗和教育设施,至今人人赞不绝口。如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把津陕两地再次连到一起,为共同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双方结成新的对口协作关系。

  满怀感恩的宁强人民在保护水源地环境方面不遗余力的自觉行动,让来自受水区的天津记者处处感受到其真诚而强烈的奉献精神。熊家沟小流域肖家坝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顺着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副站长王慧琴手指方向望去,山坡下新建成的蓄水池、灌排沟渠、喷灌管道、灌溉管道、河堤和田间道路等农业设施错落有致,布局合理。该工程彻底改变了两年前荒坡耕地无序生产的落后面貌,达到了泥不下山,水不乱流,道路相通,沟渠相连,兴水固土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年拦蓄径流65.28万立方米,年保土量7.73万吨,在汉江源头形成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高寨子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封红林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当地村民还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以肖家坝为核心区域的万亩茶园示范基地。他们坚决不使用一滴农药,全部改用杀虫灯防治,生产出的汉中仙毫等有机名茶成为抢手货,既防止了影响水环境的面源污染,又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狠抓污染源整治和废物排放污染治理,促使汉源街道办事处关闭了辖区内所有不达标的工矿企业,全面落实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偿等惠民政策。特别是作为汉江源头第一村的马家河村,大幅消减玉米、小麦等种植面积,调整增加适于环保的茶叶、中药材等种植规模。“为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当地群众确确实实在经济方面做出巨大牺牲。”宁强县发改局副局长吴君感慨道,“今年津陕两地对口协作机制的启动深受基层欢迎,希望宁强有更多水源保护项目得到天津协作资金的支持,用于鼓励和补偿当地农民,推动汉江源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时隔半年再访汉江源头,瀑布依旧壮观,溪水仍然清澈。居住在源头的第一人家张邦贵大爷每天还坚持溯源上山,捡拾游人不小心丢弃的垃圾。用他的话说,“天津在宁强震灾时帮助咱那么大,咱若保护不好跟前这水源就对不起天津父老。”有张大爷这句肺腑之言,谁还对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之水的安全不放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