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变资产 土地入股激活资源
董岭村属秦岭北麓典型的浅山丘陵地貌,全村3个村民小组,172户630人。就在两年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42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4.4%;贫困人口105人,贫困发生率为16.7%;全村9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是典型的既“穷”又“空”的小山村。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保障,土地是农村唯一的资源。” 村党支部书记李田利告诉记者:“要想拔掉村民的穷根,就要在土地上做文章。”早在2010年,李田利就带领全村发展核桃2100亩,占全村土地面积的90.1%。为了抱团闯市场,村上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原则,成立了蓝田县董岭核桃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茂咀”核桃商标,并安排专人跑市场,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解决核桃销售问题。 2012年,入社农户平均每亩地比原来种粮增收了700至800元。2014年,全村入社农户达142户,入社率达82.6%。到2015年,全村核桃销售收入达到126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
合作经营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管理松散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用现代企业经营方式代替合作社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实现农民增收。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但到现在,我们发现这对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制约,一家一户没办法发展壮大产业,需要进行改革的先试先行。”李田利说的这项改革,就是他带领董岭村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土地经营权比例化股份制改革,是对“三变”的一次尝试和探索。
为了推动土地股份合作,李田利将自己承包的200余亩核桃地和私人注册的西安盛康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远低于市场价的15万元折算,转入村集体性质的西安盛康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康创公司)名下。在他的带动下,一些核桃种植大户也纷纷加入,很快,所有农户都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把自己的核桃地交给盛康创公司管理经营,实现了“三变”改革的第一步——资源变资产。
编辑:马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