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媒走转改】“平遥中国年”十年记:让传统回家
中国青年网晋中2月23日电 (记者 王子瑞 吕玮)“基本上都是三个字,听起来都是寄予美好的词儿。”25岁的吴中海衣着时尚,专程从河北远道而来,在相机镜头里玩味着平遥街头客栈门头上的名号匾额。“难得能沉下心来,感受一下带着古典味道的‘年味儿’了。”
平遥古城是中国北方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正月十五当天,平遥明清一条街游人如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英摄
该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认为,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并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除了可见的古朴街道客栈,这座古城承载着诸多世界各地的人对“古老春节”的向往。从开放以来,每年都有来自国内外各地的民众汇聚于此,感受地道的传统年俗。2006年始,“我们的节日春节·平遥中国年”活动启幕,至今已整整走过十年。
平遥县委书记亲自撰文的宣传语。 中国青年网记者吕玮摄
找回记忆中的年
灰色砖瓦房被时光打磨得失去了棱角,青灰色的砖瓦间点缀着亮红色的节日物品。来往的行人,穿着厚实。这些平日穿梭于城市闹市中的行人,仿佛在此索到旧日的风景,冒着零下的严寒,或托着手机、或举着相机,有的游客甚至驻足凝视,捕捉关于春节和传统的“味道”。
正月十五当天,平遥明清一条街游人如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英摄
看到细节处,吴中海情不自禁地说:“有点意思,仿佛穿越一般。”这个喜欢旅行、热爱历史的年轻人,走过中国大部分城市,踩在平遥古旧的暗灰色街道上,感慨不已。“大城市重复的钢筋水泥,已然让都市的人们忘记了城市原来的样子。来到这里,哪怕人来人往,都很容易在一些细节中,找到宁静。”
游客钟爱的山西土炕。中国青年网记者 吕玮摄
“在家里,看完春晚、放过鞭炮、串了亲戚,可能年就过完了。”吴中海回忆着儿时过年的场景,有些失落,“那时内容挺多的,那些仪式和忌讳的内容,现在都没有了。”
“电视上的灯笼,就是这个样子的。”指着平遥古县衙内一排排古样式的红灯笼,吴中海激动地说。县衙出口处,有人围观棉花糖的制作过程,“这是小时候只有过年时,庙会上才有的甜点。”
平遥古城被外界认为是保存北方年俗最为完整之地。每年春节,这座古老的城市都会遇到许多像吴中海这样的观光客。据山西省旅游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平遥古城在新春长假接待游客26.5万人,比同年增长11.49%,他们到此能够体验住客栈、吃年饭、包饺子、写春联、贴窗花、点旺火等传统年俗活动。
“让传统春节回家”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这里的年俗从腊月初一开始,据当地人讲,这一日人人都要食爆米花,冻炒黄豆、小麦、胡麻籽等,有吃了不得病之说,亦曰“避瘟”。
“儿时过春节很隆重,刚过了这个年,就盼着过下一个年。”平遥城居民李光颢回忆着儿时的春节,“大年初一晨起,要先拜神祭祖,然后拜长辈、老师。领压岁钱,要先给直系的长辈下跪磕头。穿新衣、放鞭炮,感觉每个细节都有滋味儿。”说到此,这个58岁的老人笑起来,好像找回了童年的真挚往事。
“那时候,老一辈传下来,大年初一是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初一到初五,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讲究。”老人说到此,神情有些严肃,“以前春节是慎终追远的日子。现在的孩子们,有些不讲究了。”
“其实老人们传下来的风俗,不是说你知道为什么采取要遵守。就像儿时父母对我们的教导,你听不懂,但绝对是有一定道理的。”说着,老人带记者走入到屋里内一个不大的空间里,他至今保持着初一先拜神祭祖的节日流程。“春节其实是每一个家庭的年,礼仪不敢忘,也不能忘。”
“中国‘年’文化是团圆、孝亲的文化,重视‘和’‘合’双重意义。过年的一些老传统是有凝聚力的,尤其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如果丢却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会减弱。”平遥县文联主席赵永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
“‘年’文化不能丢,这是咱中国的根祖文化。”接近花甲之年的老人赵永平有些激动。作为一个忠实并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老人,道出心里话时,声音近乎颤抖。“仪式感是节日的内涵,节日是民族的内涵,也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度,最珍贵显著的东西。”
如果能让春节的内涵回归家庭,或许是目前‘年’文化最迫在眉睫的事了。令李光颢欣慰的是,现在家乡能有这样的土壤,让更多值得重视的传统,保留下来。“至少,还有回归并传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