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
有人说,今天再谈什么深入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任何人都置身于生活之中,想逃避也不行。即使整天钻在故纸堆里的人,他也同样与今天的现实生活保持着无法疏远的联系。他要吃农民们种出的米面,要穿工人们制出的衣服,要使用现代技术和现代工业造就出来的各类日常用品……就这个意义而言,谁能说哪位作家脱离了生活?任何一位作家又何曾脱离过生活?
似乎有道理。
但细细一想,这个道理还是站不住。
固然一个钻在故纸堆里的人也会有自己的生活,会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闲情与雅趣,但这一切毕竟太“自己”,无法与汹涌澎湃、气象万千的社会大生活相比。一个真正的作家,总是要尽一切可能做到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巨大的思想、艺术和生活容量,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就不仅需要从自我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周围,更要尽一切努力将自己的感应融进千千万万个人的心灵,使这一切都带有普遍意义。因此仅仅靠那种点滴而破碎、被动而本能地感知到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作家必须一头扎进生活的海洋,对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现象不仅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体验,而且有自己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他对生活深刻和全面的把握。
有些作家十分善于挖掘自身的韵情雅意,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此反对。艺术需要丰富,这就不能排除淡雅芬芳的花花草草,但就总体而言,众多的作家如果只是一味地把玩自我,文学的恢弘地位就必将日益消退,最终只成为人们酒后茶余观赏的一个小盆景,而这,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民众,都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贴近群众和走向生活之所以值得肯定,还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一个人思想、品格、气质的形成,与一个人是否洞察过并体验过生活密不可分。很难相信一个没有在生活的碱水里泡过的人,会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也很难相信一个没有经受过生活磨砺的人,会对即将在他笔下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艺术人物有着透彻的理解。一位作家是否掌握了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一部作品的深刻与肤浅,则绝对不取决于技巧。井底之蛙之所以被人们所不屑,首先在于它视野的狭窄。如果一个作家只知道自己手头上那一点儿鸡毛蒜皮,并且喋喋不休地只对这点儿鸡毛蒜皮感兴趣,那他的作品就不可能得到广大阅读者的普遍认同。如果作家从事的只是这些自身小情趣的把玩和雕琢,那么就总体而言,作家这个群体且不说受到广大民众的追捧和尊重,就连最基本的生存空间都将由于与整个社会的严重脱节而越走越窄!
作家是一个竞争性和比较性都很强的职业。一旦从事了这个职业,作家和他的作品便被置放在一个永远竞争着和比较着的状态中。你写出了一部好作品,我则想写得更好。你开掘出一个新领域,我更要努力地进行新领域的拓荒。即使是继续在别人开掘出的领域内驰骋,也必须开掘得更深更广,只有如此,一个作家的劳动才有意义。在这个问题上,起初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本能地认为这种竞争和比较是才气上和技巧上的,但只有你越来越多地掌握了技巧,越来越熟练地写出了作品并真正深刻地理解了创作这项劳动,你才会最终明白,在漫长的创作道路上,才气和技巧的作用将日益消减,而生活的重要却会日益凸显。作家与作家竞争和比较到最后的将不再是其他,而只能是生活!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有多少曾经才气横溢、作品夺人的优秀作家,写来写去却越写越写得糟糕了。尽管从纯粹技术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写作已经越来越老道也越来越成熟,但他们的作品却越来越生涩也越来越苍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顾影自怜和喃喃自语竟会成为他们一部接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这实在是因为他们缺乏了更广阔也更坚实的人生,因而也就“无话可说”,也就“乏善可陈”,对作家来说,这实在是太悲哀的事情!
对我个人来说,走进生活还有着另一层意义。我觉得在生活中搜集创作素材和激发创作灵感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想努力回归到一种最朴素也最普通的生活状态中,并且借着这种状态来保持自己普通人的心态。我想借着这种基层生活来滋养并滋润自己,而不要被单纯的文艺圈子的“磁场”所异化——我认识文坛上不少作家,其中有一些作家在文坛上驰骋不息,雄风始终;但也有一些作家不可避免地卷进名利场上的漩流中,不仅难以自拔,而且举手投足都开始表现出一种十分浅薄的孤高自诩。他们追逐着时尚,却在紧跟各种文坛新潮的匆匆步履中被时尚所戏弄。他们大叫着自我,却在拼命追求自我的征程上逐渐消失了自身价值。我多少清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当一个人不再为柴米油盐发愁,不再有普通人的企盼和苦恼,他虽然现象上还置身在生活中,却实在已经远离了丰富而真实的人生!
我想写大家都很熟悉又都很想了解的生活,我想写不仅我个人而且大家都有着的人生,我想很好地与大家相融相处并相互沟通,我想具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以及正常人的心理和情愫,我想活得很幸福而偏偏我又知道这必须源自于很正常也很平常的生活,所以我愿意走进生活。融进生活并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