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峰:“云里雾里”究学问

18.12.2014  21:49

导读: 研究大气环境的专家赵传峰,出门从不戴口罩,这让他在谈霾色变的北京成为一朵“奇葩”。

       “霾,就是大气中的悬浮颗粒,大一些的颗粒口罩还能挡一挡,小一些的甚至能够进入血液循环,即便戴口罩也挡不了多少。”这位科学家淡定得很。
  
  最近十多年,赵传峰一直在研究霾、云和气候。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如何互相作用?如何精准地反映气候变化?这是一项“不可能大富大贵”的工作,在“云里雾里”做一些基础研究,与时下流行的“产学研一条龙”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
  
  别人常问他,你研究这云啊、雾啊的,有什么用?每次他总会向对方娓娓道来:“这个云呢,就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云;这个霾呢,就是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颗粒物;这个气候啊……”他的语速越来越快,口中不断冒出各种专业术语,到最后,他抬眼一看,对方已经埋头玩起手机了。
  
  很多与他对话的人不会想到,眼前这个脑袋圆圆、满嘴“云啊雾啊”的家伙,是大气环境学界的一个牛人。他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博士期间,29岁就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首次发现极地地区除温室气体外的另一个气候变暖的重要影响因素——气溶胶,即霾。
  
  为什么研究极地,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资料显示,在极地,气候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变暖速度的两倍,如果地球在100年时间里平均气温升高2摄氏度,那么在极地,100年后气温会升高4摄氏度。
  
  通常的理论是,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一些温室气体造成了极地变暖。当这一常识被固化后,很少有人会去想,在温室气体外,还会有什么物质会让气候变暖。
  
  赵传峰说,云就像是给大气盖了一条毯子,云顶温度比地面温度要低,在长波辐射方面,它实际起到了对地面进行保暖的作用。但在北极,云层浅薄,地球热量辐射出来的长波透过云层辐射出去后,地球表面温度本应该低一些。然而,大量的、小粒子气溶胶的出现,使得云层变厚,地面长波很少能够透过云层向外辐射,反而被云层保留在地面大气之中,出现了反向的保暖效果。
  
  也就是说,大量来自中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气溶胶(霾),对北极气候变暖作出了不比温室气体低的“贡献”。
  
  这项看似有些“自己跟自己较劲儿”的发现被科学界、媒体和各国政府所重视,已经被引用100多次,被40多家媒体报道,并被美国、法国、挪威等国作为制定污染控制政策的科学依据。
  
  此后,赵传峰又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劳伦斯利物摩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从事有关大气环境的研究工作。直到2011年、2012年,越来越多的黄皮肤“熟面孔”出现在美国各大高端学术会议上,“感觉中国的科研学术能力越来越强劲了”。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一名在清华大学任教的师兄“天花乱坠”地向他论述了一大堆回国的理由——学校有专门支持科研的经费,你可以笃定地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实验室条件很好,不比国外差;国内的学生资源丰富,你可以带一个团队作研究。
  
  最后一点,让从高中开始就醉心大气物理研究的赵传峰眼前一亮,美国生活虽然安逸,却始终无法获得自己的研究团队,“除了当时正在从事的研究,我还对云观测、云和气溶胶相互作用、污染物排放扩散、云参数改进有兴趣,在美国压根儿就没有助手,所以根本没时间做;而且始终没有归属感,对研究成果没能用在祖国总抱有一种遗憾”。
  
  他用最快的速度说服已在美国生活11年的妻子一道回国。2013年,他在北京师范大学破格获得了教授职称,入选了中组部“千人计划”,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扶持。
  
  如今,他的研究室同时开展着多个方向的研究——主持1项“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和1项“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合作研究1项青藏高原培育项目。
  
  与在美国相比,他在中国的研究更接地气。最近,一个耗费成本约200万元的多波长拉曼激光雷达正式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这个仪器能同时监测大气中的温度、水汽、气溶胶和云的相关数据,为相关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未来,通过这个仪器,可以更好地研究雾霾发生发展的过程,还可以实时监测每一项环保政策实施后对空气质量带来的变化,“有效、无效,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