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永:在新常态下应有新作为

05.03.2015  20:10

   赵正永

  去年以来,面对经济形势的重重迷雾,面对唱衰中国的种种声音,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揭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特点,体现了对全球大势和经济规律的准确把握。与全国一样,受资源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等不利影响,陕西省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要完成经济增长10%左右的预期目标,实现完美收官“十二五”、稳步开局“十三五”,让三秦百姓与全国一道同步够格地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践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定力、主动作为、扎实工作,确保全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充分认识新常态 把脉危中有机的发展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就必须深刻认识新常态。在去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述了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三大特点。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从消费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等九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本质特征,精辟剖析了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进一步明确了稳速度、转方式、调结构、添动力等工作重点,为全省上下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既为陕西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又提供了难得机遇,而且机遇大于压力、发展危中有机。结合我省实际客观分析,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全省经济增速连续波动下滑,去年已降至10%以下。同时,投资增速连年降低,消费拉动乏力,进出口动力尚未形成,稳增长的任务很重。二是结构调整压力。工业特别是能源化工业在经济中比重较大,易受市场影响,第三产业占比仍然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量小,房地产市场疲软,全省整体上还属于资源依赖型和投资拉动型的粗放式发展,结构调整到了必须付出代价的时候了。三是社会风险压力。市场需求不旺,企业开工不足,就业矛盾凸显,财税增收微弱,民生刚性支出,加之其他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加大,同时经济运行中的地方债务问题、民间借贷资金断链问题仍然会促使矛盾激化。

    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机遇也是显而易见、可以把握的。一是新常态带来的倒逼机遇。人口结构、要素成本等客观条件变化,必将倒逼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转向创新驱动。过去我们多次喊“狼来了”,这次“”真的来了,各类市场主体降成本、调结构、要效益就会成为自觉行动。二是雁行破阵的机遇。现在,各省都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过程,面对经济下行的共同遭遇,谁先破阵谁领先。陕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精神不软、目标不松、应对有序,就能再获得一次持续发展的契机。三是国家大战略的机遇。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强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为我省提供了难得机遇,特别是我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位优势不断显现,辐射中亚、联通世界的能力将更强,这也会进一步带动全省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无论是压力还是机遇,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我们头脑清醒、认识到位、主动作为,就完全有可能、有条件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