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车让人"开展近两个月 市民担心"后继乏力"

10.07.2017  08:41

文明交通“车让人”开展至今即将两个月时间,记者走访发现,西安一些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私家车不礼让现象还很多,不少市民也觉得,“车让人”活动之初效果很好,但最近有些“后继乏力”,很多情况下只有公交车和出租车在让人。

希望保持“车让人”热度

南门外长安路北口处过街没有信号灯,每次通行都提心吊胆的,5月份‘车让人’活动开展后,秩序特别好,大部分车辆都会礼让行人。”市民王丰民说,那时家人还经常探讨“车让人”带来的文明出行新风,可最近感觉热度退去了。

王丰民说,“车让人”倡议刚刚发出时,整个社会都聚焦于此,有看报习惯的他也注意到许多单位、学校都组织了“车让人”相关活动,广播、电视里也在轮番进行“车让人”的相关报道。他认为,那时的良好秩序与大环境的重视分不开。

但6月中下旬起,不礼让的情况逐渐增多。王丰民认为,“铺开式”宣传能起到一定作用,所以希望社会各界不要放松对“车让人”的宣传,通过活动、科普等方式保持“车让人”的热度。王丰民觉得,最近开展的“文明交通车让人百日零违法挑战”就是很好的宣传形式,增强了大家对“车让人”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路口有无交警值守差别大

车让人”实施以来,许多行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有交警或布控球的路口,司机礼让的概率较大;无人监管路口,不少机动车依然与行人抢道。

市民江灵深有同感,每天接送孩子要经过西大街广济街十字,这个路口有时会有交警值守,而有交警时,车辆几乎都会礼让行人,但只要交警不在,许多私家车还是“照走不误”。

每个路口都配一个交警肯定也不实际,但现在有移动布控球,是不是可以考虑多设置一些。”江灵说,如果移动布控球成本较高,相关部门也可以考虑让文明引导员进行监督,对于不让行的车辆进行记录、拍照,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此外,江灵认为,行人也是“车让人”的主体,但许多行人对于车辆是否让行并不在意,“最多就是‘吐槽’几句,但并不会实质性地维护自己作为行人的权益。”江灵表示,身边很少有朋友会将不让行行为拍摄下来发到交警公众号上,大家都觉得有些麻烦,或者来不及掏出手机。对此,她建议可以开拓一些更方便行人参与不礼让行为曝光的方式,同时加大这方面宣传,提升行人的举报意识。

建议严格处罚 建立秩序

不难注意到,目前几乎全市的公交车和出租车都会礼让行人,究其原因就是公交公司和出租车管理处都对“车让人”有严格的处罚规定,严管重罚下,自然能建立起良好的秩序。

在采访中,不少包括驾驶员在内的市民都提出,一定要加强处罚和管理。据了解,在“车让人”示范城市杭州,平均每天有三四百不礼让车辆被处罚,而在我市,即使是“车让人”最为如火如荼的阶段,平均每天处罚也只有两百多例。而且很多路段的斑马线并不具备抓拍设备,难以对司机形成震慑。

司机陈伦杰表示,可以优化交警勤务的部署,增加一批电子布控设备,提高查处率。同时加大宣传,引起驾驶员们的重视,通过强制的手段让车辆养成让行习惯。记者袁玥

西安“车让人”专项整治两月 共处罚驾驶人9万余例
  昨天,西安“车让人”专项整治满两个月,华商网
陕西省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