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边受贿边上交“廉政金”掩护 地窖藏钱两千万

25.04.2015  09:52

  近日,贵州凯里市原市长洪金洲一边受贿,一边上交“廉政金”打掩护的新闻引发热议。东窗事发后,他悔恨不已,地窖藏钱两千万,本想为子女“留下财富”,如今留下的却是“一生的创伤”。

  古语有言,“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贪与贫,两字仅有“一点”之差,很多人恰是因为忽视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点”,一念之差,在贫与富、荣与辱、清与浊、自由与牢笼之间划出了一条“血淋淋”的分割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步跨越了由“”到“”的人生历程。

  历史上,因贪而亡的案例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如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手握重权却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最终被嘉庆皇帝赐死,落得家破人亡。据说,他贪污近十亿两白银,加上各色珍宝,超过了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些在案发后都查封充公。当下人们熟知的刘铁男、魏鹏远、马超群等,挟公权以谋私利,不法所得以千万、以亿计,不断刷新纪录。曾几何时,利令智昏,贪欲膨胀下,集权势和财富于一身的他们既富且贵,而今钱充入国库,人进了班房,为人所不齿。

  人们不免感叹,这些腐败分子,居高位,握重权,食有鱼,出有车,为何要贪而又贪、自毁前程?“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两千多年前的圣贤老子,早已道破了腐败分子的招祸之源。正是他们被贪欲迷惑的双眼,错看了“一点”之差的那个“”。用黑钱垒砌的高梯,把人送到摇摇欲坠的高点,必将栽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们的社会,受封建专制时代权力世袭的影响,在社会领域也形成了“财富世袭”的传统。无论父辈在物质财富上处于怎样的水平,都天然地认为,应当给子辈甚至孙辈留下一笔可观的财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随着“老虎”纷纷落马,人们发现,这在腐败分子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尤其,当升官发财思想与积累家财、封妻荫子的观念相结合,悲剧便在所难免。

  一些人在贪腐后越发没有安全感,越要不择手段聚敛钱财,甚至愿意“牺牲一人、幸福全家”,试图给家庭和子女一个富足的未来。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最终害人害己,毁了全家。关于这个问题,林则徐早有过深刻的告诫,“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除此之外,现阶段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腐败问题往往与政治问题相伴发生,一些人无视党的纪律和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所谓影响力,大搞拉帮结派、团团伙伙,收买人心、排斥异己。搞这些事,必须有物质手段和金钱保障,就得动歪心思,走歪门邪道去捞钱。一来二去,钱越来越多,事越来越大,金钱与权力和出一堆“烂泥”,最终都成为投牢下狱的罪证。

  富与贵者,乃人心所向。但是,欲望不加节制,就变成了贪。一个人如果总想不劳而获、少劳多获,又贪得无厌、欲壑难填,那就必定会陷入利令智昏、愚不可及的境地,最终难免祸患加身。从这个角度看,一无所有,是贪欲的必然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当官发财,应当两道。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有清醒的认识,“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无数的腐败案例证明,党员领导干部腐败堕落最主要的内因和思想根源就是贪。贪得无厌,只能滑进腐败之道,踏上不归之路,堕入“贪而致贫”的罪恶之门。

  正风反腐,是社会价值观的一场重大较量。当官为己还是为民,也是每一个为官从政者必须赢得的价值观较量。全党大力倡导“三严三实”之风,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廉洁奉公的价值追求,自觉把欲望关进道德的笼子,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