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科大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22.07.2015  23: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面向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通过积极建设实习基地、加强就业指导、运用“互联网+”手段、完善专业化制度化体系,有效引导毕业生创新创业和到基层、电子信息行业新兴领域就业。             ——以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为抓手,深耕就业市场。一是 强化就业基地建设,建立起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为代表的80余个就业基地和百余家就业实习、实训基地,每年开展不少于20家的就业基地挂牌工作。 二是 广泛开展校园招聘,每年有2000多家重点用人单位进校招聘,供需比达1∶4。 三是 培育新兴就业市场,积极拓宽铁路、金融服务、电力、汽车电子等领域培育渠道,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小微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就业市场,每年吸引40%毕业生就业。             ——以品牌化指导活动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是 实施“就业竞争力提升计划”,制订详细实施方案,分层次搭建“课内、课外、网络”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 二是 加强课程建设,大力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必修课课程建设,在校生系统接受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比例达100%。 三是 紧贴学生需求,创新载体活动,组织“就业指导服务月”“职业规划大赛”“模拟招聘会”“创业就业讲坛”“扬帆职场”等品牌活动,探索“求职工作坊”等就业孵化室,立足国际化,坚持与生产实习相结合,推动行业领军和优秀毕业生骨干的培养。 四是 利用新媒体推进就业指导网络化,开设职前网络学堂,定期编发推送“JOB微杂志”,就业信息使15000余毕业生受益。             ——以“互联网+”为服务手段,促进就业高效便捷。一是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持续加强“一网两系统两平台”就业信息化体系建设。通过信息员宣传、QQ群、微信等渠道快速传递;坚持就业信息周报制度,学生实时掌握就业动态;加强“就业信息网”建设,网站日平均浏览量近3万次,日最高浏览量达16万次。 二是 推出“毕业生离校服务系统”,为毕业生提供数字化、人性化、高效化、便捷化的一站式离校服务。 三是 组建“就业协会”,定期开展“就业面对面”活动,为用人单位、毕业生提供“一站式”精细化服务。 四是 开展“一对一”对接、“一帮一”帮扶,建立贫困生就业档案,发挥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作用,鼓励教师利用科研和项目优势,开展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服务,困难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满意度均达95%以上。             ——以制度化和专业化建设为重点,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一是 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就业工作专题会议,严格落实就业招聘活动场地、人员、经费“三个到位”。 二是 加大政策导向力度,引导毕业生到艰苦岗位和基层就业,减免其校内全部贷款,授予“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称号并给予本科生2000元、研究生3000元奖学金奖励。 三是 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重视教职工职业指导培训和认证,学校就业专职人员取得职业指导师认证达到100%,各学院职业指导师认证比例超过70%,教职工参加校内外各类职业培训认证超过1000人次。 四是 加强典型与示范引领,每年编印学生就业典型案例集,邀请赴艰苦岗位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巡回报告,通过评选“就业之星”等树立就业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