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井喷掉价 代理商挣钱难
广州日报讯 (记者涂端玉)进口常温奶蜂拥进入中国市场并低价抛售,进口牛奶代理商大面积陷入亏损困境。而据乳业专家王丁棉透露,在大规模走量井喷的背后,今年代理商挣钱难度颇高。
据其介绍,调查了解到目前进口牛奶代理商有50%亏本经营,1/3持平,只有剩下20%有所斩获。此外,记者还采访获悉,奶粉也在大打价格战,有企业透露,成分添加其实成本增加微乎其微,消费者不要被忽悠。
有进口奶跌破10元/升
今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常温奶可谓呈井喷状,厮杀也越来越激烈。王丁棉告诉本报记者,一位女代理商三年前牛刀小试销售了几货柜进口牛奶,次年就销售了几十个货柜,第三年规模已达到几百个。
“早两三年进入这块新兴领域的代理商很少,产品售价高、一线城市受追捧,所以进口牛奶奇货可居十分吃香,早期的代理商应该大部分都挣钱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但今时不同往日,目前的状态已变为品种多、价格平。
据王丁棉介绍,目前中国市场进口牛奶品牌约有80~100个,来自约27~28个国家,其中德国品牌有22个,法国品牌达到12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8~10个,品类选择上可谓百花齐放;就价格而言,今年无论奶粉、液态奶都呈现价格持续走低的态势,远不同于早两三年约合30~38元/升的高价位,目前市面上15~25元/升的产品比比皆是,不少新品在电商渠道促销,甚至跌破10元/升,此前一款德国常温奶,上市初期仅叫价9.9元/升。
“进口液态奶集体掉价的原因有多种,首先选择多了、市场充分竞争,自然不少代理商会选择让利走量,甚至恶性竞争开打价格战;其次目前越来越多进口常温奶销售从传统超商渠道转向了电商平台,节省了不少中间环节的经销商费用;此外,在欧美不少国家,都习惯将牛奶当水喝,1升的牛奶售价不过几块钱人民币,所以此前价格高高在上的液态奶也的确还存在让利空间。”该业内人士认为。
中国乳业协会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中国液态奶进口量分别为1.59万吨、4.05万吨、9.38万吨、19.5万吨;近四年内,常温奶进口增长率高居乳制品品类第一,今年前十个月,进口常温奶已超20万吨。
代理商50%亏本经营
而据王丁棉日前透露,进口额高速扩容的同时,代理商挣钱却越来越难。其介绍,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进口牛奶代理商有50%亏本经营,1/3持平,只有剩下20%有所斩获。
赚钱难的关键在哪?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新品认知度低、市场难打开,另外加上检测存在不合格等风险、到消费者手上的保质期过短都使得代理商经营难度系数趋高。
“现在我国对包括奶粉、牛奶等在内的食品进口检测非常严格,而且出口国、进口国两边的申报过关时间都不短,这使得即使部分进口液态奶相较国产奶有更长的保质期,但到消费者手上时却已失去日期优势,而且液态奶本就是市场会追求其新鲜度的产品。”该业内人士介绍,这也是为何超市经常看到进口奶堆头抛售的原因。
其还表示,进口液态奶近两年虽然在一线城市逐渐打开局面、站稳脚跟,但想开拓更为广袤的二三四线城市却非常艰难,消费者短时间难买账,渠道费用也会大幅增加,如果不走量的话,物流成本也会高企。
链接:
奶粉价格战趋烈
成分概念营销多
与此同时,奶粉价格战也趋烈,概念营销或逐渐被打破。“奶粉本没有低端与高端之分,高端奶粉其实是高价背后的概念营销,而实际成本仅相差3~4欧元,终端售价却高出1~3倍。随着行业神秘面纱被揭开,奶粉暴利时代预计很快结束,价格回归理性指日可待。”君乐宝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刘森淼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今年奶源收购成本低,不少品牌奶粉都在大力促销,明年奶粉价也难快速回暖,消费者可以少花钱且有更多选择。
刘森淼透露内幕,以目前市场热点OPO添加为例,君乐宝一段OPO含量为4.5g/100g,二段、三段达到3.5g/100g,但尽管含量增加,成本增加却微乎其微。
“除了添加OPO概念外,市面各种概念产品都比较多,有在生产工艺上、有在添加其他物质,也有在奶源产地等方面进行概念营销,只要有营销就会不停地有各种概念的炒作。但实际成本相差只有几欧元,终端售价却高出几倍,一旦打破概念营销,奶粉价格将越来越便宜。”刘森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