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甘地的脚步 理解印度

08.08.2015  15:02

  他在黎明前醒来,一如他在这座印度教静修院每天的习惯。他在一小片俯瞰萨巴尔马蒂河的空地上,于黑暗中主持了一场祈祷会。然后,他准备好了。身上缠着一条长腰布、披着披巾的他抓起一根竹杖,走出大门,开始他的旅程。他离开的是他过去13年的家,一个为了奉行他生活简朴、思想崇高的信念而集结的群体。

  莫罕达斯•甘地并不孤单。当他踏上家乡古吉拉特邦的最大城,亚美达巴得市郊的一条泥土路时,78名白衣男子两两并列地跟在他后面。数万民众,有支持者,也有好奇凑热闹的人,或者挤在道路两旁,或者攀在树上,或者从窗户里探出头来,大喊着“Gandhi ki jai”,意思是“甘地胜利”。

  那天是1930年3月12日。甘地和追随他的群众在接下来的25天走了388公里的路来到阿拉伯海,为的是反抗英国禁止印度人采盐的不公法律。擅长戏剧性肢体语言的甘地在海岸附近弯下腰,掬起一把含盐的泥巴。随着违法的采盐行动蔓延全国,逮捕和殴打事件也跟着发生。甘地因此入狱将近九个月。

  这个运动原先被统治当局视为不重要的政治作秀而未加以重视,后来却扩大成争取独立的全国性诉求。形形色色的广大印度人民――包括高种姓与低种姓、男性与女性、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第一次连手抗议英国的统治。此时这些群众有了一个领袖。从开始“食盐长征”的那天到18年后他去世为止,甘地为印度注入了一种结合政治与灵性的革命性力量。他把自己以实际行动为基础的哲学称为“真理的力量”。

  甘地的影响深远、无可磨灭。他带领印度完成独立。他迫使自己的同胞质疑他们内心最深处那些关于种姓、宗教和暴力的偏见。

  1948年,印度独立成为一个新国家不过五个半月后,甘地就命丧暗杀者的枪下。数小时后,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宣布,建国之父身后留下的光芒将持续照耀千年。

  那道光如今还有多亮?

  他是先知还是神圣的傻子?是英雄还是恶棍?他走的是正确的道路,还是死路一条?没有人质疑甘地在世界舞台上光辉耀眼的影响;他的“非暴力抗争”哲学启发了马丁•路德•金恩、尼尔森•曼德拉。甘地效应在他自己的国家则比较模糊。他无所不在,却也无处可寻。印度卢比的纸钞上印着他戴眼镜的肖像。许多城市都有以圣雄甘地为名的街道,还有他的雕像。

  政治人物满口甘地的名字,宛如有了他的背书。但是,甘地的隐而不见也同样明显。甘地愿景中的印度是由自给自足的农村所组成的。标志人民身分的种姓与宗教界线会逐渐淡化。国家的治理会着重于平等和非暴力。

  试试在今日的印度找到这些吧。庞大而混乱的城市(德里、孟买、加尔各答)、激增的中产与上层阶级对物质的狂热追求、庞大的核武库、加上以暴力对待女性的固有现象,都在在显示出一种与甘地的理想截然不同的国家性格。

  “提到甘地,印度就变得精神分裂,视他为所有好事与坏事的源头,”崔迪普•苏鲁德说;他主管的信托基金会负责管理甘地踏上长征之路的那座静修院。“你可以不同意他,也可以拥抱他,但如果想理解印度,就必须跟这个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