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依托大遗址保护 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模式
陕西是“天然历史博物馆”,文物点密度大、数量多、等级高,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十二五”期间,陕西省不断创新和完善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探索出大遗址保护的“四个结合理念”和“五种保护利用模式”,大遗址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新局面。陕西的大遗址保护经验和成功做法被各方认可与推广,并得到国务院肯定。
据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魁英介绍,“四个结合理念”即大遗址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城乡建设相结合、与遗址区环境改善相结合;“五种保护利用模式”分别是国家遗址公园模式、集团运作模式、城市公园模式、退耕还林模式及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模式。
随着龙岗寺、石峁、茶马古道等被新列入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十二五”大遗址保护规划》,陕西省现有大遗址19处50个点。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部未央区境内,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遗迹丰富、格局明确、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统一帝国的都城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建国以来,陕西省、西安市历届政府始终将长安城遗址保护作为政府重要工作,在西安市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始终将汉长安城遗址作为文物保护区,没有在遗址区进行任何大型基本建设项目。2009年和2010年,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政府先后批准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09-2025)》。2011年9月3日,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政府同意设立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全力推进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
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同年8月,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了《特区建设实施方案》,汉长安城特区建设正式启动。
据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综合办公室主任毛新亮介绍,2016年1月—2020年12月,保护特区将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汉长安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启动特区整体保护和建设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使其成为体制机制完善、管理科学高效、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特色突出的城市新区,成为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记者 马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