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鸥减少鱼儿罕迹 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面临生存危机

19.09.2014  20:16

  8月15日傍晚,游人在红碱淖游玩。在中国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一泓名为红碱淖的湖水波平如镜。记者近期在红碱淖周边采访发现,这一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近年来遭遇严重的生存危机。红碱淖地跨陕西省神木县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根据神木县湿地动物保护站的最新统计,在红碱淖,今年遗鸥共筑巢4500个,较去年减少50巢左右,种群数量下降100余只。比起2010年前后15000多只的鼎盛时期更是下降了三分之一。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新华网西安8月18日电(记者姜辰蓉)在中国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一泓名为红碱淖的湖水波平如镜。记者近期在红碱淖周边采访发现,这一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近年来遭遇严重的生存危机。

    红碱淖地跨陕西省神木县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初秋时节,淖上水光粼粼,烟波浩渺。传说当年昭君出塞和亲匈奴,西汉的送嫁队伍与匈奴的迎亲队伍在此地交接。昭君自知再无回乡可能,伤心落泪。少女的眼泪化为纯净的湖水。因此,红碱淖又被人们称为“昭君泪”。

    讲起传说,神木县旅游局局长雷志祥娓娓道来。他说:“最鼎盛的时候,红碱淖拥有67平方公里的水面,能够调节区域小气候,是榆林和鄂尔多斯的‘肺和肾’。同时,它还是一处生物宝库,生物因子非常丰富,拥有包括黑鹳、大天鹅、小天鹅在内的30多种鸟类以及17种鱼类。

    这里还是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的繁殖地。研究表明,红碱淖遗鸥的数量占到全球总量的90%以上。每年5月众多遗鸥来此繁衍后代,7月举家飞离。“遗鸥是一种很独特的鸟类,它对繁殖地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在荒漠、半荒漠的湖心岛中筑巢。”雷志祥说。

    根据神木县湿地动物保护站的最新统计,在红碱淖,今年遗鸥共筑巢4500个,较去年减少50巢左右,种群数量下降100余只。比起2010年前后15000多只的鼎盛时期更是下降了三分之一。

    “近年来,湖中的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40公分。原本6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现在只剩下32平方公里,湖水容量则减少了五分之三。比起1995年前后,湖岸向内退缩了近1公里。”神木县红碱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杨凤山说,“水量减少,导致湖水PH值上升,已达到9.6以上。现在红碱淖中几乎没有鱼了。

    水位下降、食物和湖心岛的减少,也令遗鸥等鸟类生存陷入困境,威胁到红碱淖的生物多样性。

    据介绍,红碱淖水量减少的直接原因在于入湖河流水量减少以及地下水位的下降。过去周边有7条季节性河流都注入红碱淖,后来只剩下3条有水的,其中营盘河和蟒盖兔河两条河流的上游还建起了拦河大坝,将许多水拦截了。

    红碱淖的生存危机令许多专家和当地人忧虑。“红碱淖水位按现在降这么快的话,顶多就是维持15到20年,就剩下小水潭了。”神木红碱淖景区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孙俊良提出红碱淖生态问题应得到重视,保住这颗美丽的“沙漠明珠”。孙俊良建议,设立红碱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编制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禁止所有影响水源及水污染项目入区。尽快出台红碱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建立红碱淖水量补给保障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