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静:将信息化纳入丝路经济带国家战略顶层设计
全国政协委员郑晓静。陕西媒体网特派北京记者余诚忠摄。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对中国来说,是利好的战略机遇。”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在教育界别,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校长郑晓静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流整合物流、资金流、人才流,全面发挥信息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先导与支撑功能,是建设新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然选择。
将信息化纳入“一带一路”规划
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欧大陆,绵延7000多公里,途经30多个国家,沿线城市、地区无数,涉及总人口近30亿,国情、历史、地理、人文、特色、需求 等等,情况复杂、各不相同。郑晓静说,“没有信息化也没有新的、快速发展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国家的基本共 识。”
郑晓静建议,将信息化纳入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专门内容;并由专门部门负责制定实施规划,负责具体的落实与推进。
“按照优先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区域信息的互联互通,进而按照信息化带动的思路,明确关键发展领域,分阶段、有步骤地加以推进。”郑晓静说。
通过梯度发展形成国家竞争优
从全局角度来看,郑晓静谈到,“当前,全球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信息化发展的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 刻影响。要真正让这条经济带‘联’起来、‘活’起来,推动国家之间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发展相互之间的资金、物流、信息流 以及人文合作交流,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才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础。”
郑晓静建议,加强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与产业发展,形成国家竞争优势或比较优势,通过梯度发展,实现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工厂、中国工程走出国门,从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的信息化发展。
此外,能源、交通、物流、资金通道的建设都离不开安全、通畅的信息网络通道支撑。
陕西 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新疆、甘肃、宁夏等省份相比,陕西在以信息化支撑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更为全面的相对优势,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身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从“一带一路”带给陕西的意义谈了起来。
从战略地位来看,陕西历史上曾经是古丝绸之路起点,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可以更好地实现“南北呼应、东西联动”;从对接内容来看,陕西是十三 朝古都,是全国知名的教育大省、科技大省、文化大省,无论是从能源、金融、商贸、机械制造与信息产业,还是科技、人才、文化、旅游、医疗等,都可以全面地 实现与中亚各国的无缝对接;从科技、人才优势来看,陕西高校林立,尤其是信息技术与高端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人才优势。
郑晓静建议,在陕西西安建立面向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数据中心”,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丝路”,搭建沟通内外、辐射全线的“网络欧亚大陆桥”。
加大对沿线城市教育投入力度
同时,郑晓静委员还提出,进一步加大对沿线城市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或倾斜度,以利于提供持续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同时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才投身西部建设,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实现,助力国家崛起。
“遴选在信息化发展研究领域具优势的专门研究机构,加以重点支持,使之成为专业的国家级软科学智库,为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决策与制定提供研究支持。”郑晓静说。 (陕西媒体网特派北京记者 陈燕 余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