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菊琴:让直罗贡米迎来春天
“村里都是老弱病妇,我们必须通过示范田种植手把手教,才能让群众多打粮。”6月2日,烈日炎炎,富县直罗镇真庄村委会办公室,郭菊琴边做午饭边说。
20平方米的房间,进门就能看到桌子上的锅碗瓢盆和刚切好的菜。床边靠着一双沾着泥土的雨鞋和几双运动鞋。她拿着水壶跑到院子里接水,水龙头哗哗地流着生了锈的黄水。这是今年她在这里的第62顿午餐,这样的生活她早已习惯。
从2012年帮扶直罗小河子村致富和发展富县“万亩优质水稻”开始,她就带着锅碗瓢盆,自己烧水做饭,吃住在村里。从水稻配土到插秧,十多个环节,亲自操作,每天来来回回往地里跑十几趟,晒得皮肤黝黑,满脸是斑。
“2012年郭主任来我们村指导育苗,一下子就住了四十多天,下田育苗施肥,看到大家把秧苗插上了才回家。”小河子村种植户冀宏亮感叹道。
1990年,郭菊琴被国家农业部推荐至云南省曲靖县学习水稻旱育稀植技术,那是她第一次接触水稻种植,但从此却与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1998年富县发洪水,葫芦河川水稻被冲得干干净净,到2012年种植面积不足千亩。品种老旧,亩产量不足七八百斤,蒸出的米饭粗糙难咽,无法外销,从唐代就被称为贡米的直罗水稻,如今沦落成这样,刚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修回来的郭菊琴颇为失落。
为了寻找一个新品种,郭菊琴上北京,跑天津,一家一家比较,一样一样对比,走得脚起泡腿发肿,直到带回8个比较试验品种和36个观察实验品种。品种有了,可水稻示范田还没着落。郭菊琴急着联系绿谷田园公司和农村农业合作社,通过与他们合作向农民租了50亩地,在药埠头、小河子、真庄等8个村子建起了示范园。有实验品种8个,小范围示范品种5个,新增实验品种5个,为试验示范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为了吸引农户种植,郭菊琴亲自给农户教授育苗、施肥、防虫治虫,并联系合作社提供旋耕机、插秧机。插秧效率从亩产七八百斤提高到一天20亩;产量从亩产七八百斤提高到一千二百斤;大米从无人问津到市场售价3块多一斤。
高产高效增加了农民信心。小河子村种植户冀宏亮说:“2012年我的稻子亩产一千二百来斤,两亩地卖了七千多元,多年都没有过这么好的收成。”村民王成武水稻丰收,把大米捧到郭菊琴跟前,“这是你帮助种出来的,第一碗一定请你吃。”那一刻。郭菊琴落泪了。
20多年来,她坚守在田地里,把水稻当自己的孩子一样。2002年,组织调她当副镇长,干了两年她就申请回去做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她说,“行政上的工作我不懂,我的长处就是搞技术,跟田地、农民打交道,才觉得开心。“种了一辈子地,熬了个‘高级农民证’。”
2013年4月,雨家湾示范园的地平整好了。育苗在即,郭菊琴见地里还有不少石头,怕影响水稻生长,拿起铁铲,顶着太阳在地里捡石头。别人休息她不休息,只顾着低头捡。技术员贾军说:“作为一个女人,她真的太不容易了!”
郭菊琴平时地里忙种植没时间回家,丈夫教学顾不上管孩子,经常家里堆了几天没洗的衣服和碗筷。她每次休假回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洗碗、做饭、打扫卫生。常常还没呆几天,单位一个电话,背着包又走了,有时一去就是好几天。二儿子高中毕业没工作,丈夫劝她不要折腾了,她笑着说,“我怕那些水稻管不好。”
按说50岁了,应该好好休息了,郭菊琴却闲不住。6月2日,真庄示范田开始插秧,两台插秧机在地里来回跑,秧盘搬送太慢,她卷起袖子、挽起裤腿,光着脚就站到了冰凉的田泥里,搬起十几块秧盘,一块块递到插秧机上。脚泡的泛白,腿像腊月的水一样冰。技术员赵慧琴心疼地说:“你把工作也太当回事了,身体咋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