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写真:“最不能等的是亲情”

03.10.2014  13:21

  中新社西安10月2日电(记者 冽玮)10月2日,西安古城墙下的早市,人头攒动。当日,适逢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因有登高、佩茱萸、赏菊等风俗,凡赶早市者,人手一束黄菊,欣然而归。

  与往常不同的是,63岁的程雪莹多买了3份早点。“儿子昨晚半夜到家的,这会还在睡觉呢。”她喜孜孜地逢人便说。

  随着中国家庭规模小型化和人口流动的频繁,老年人“不缺物质,缺精神慰藉”的现象触目可及。当奔波在外的子女们越来越被“名与利”绑架,常回家看看,似乎成为难以抵达的一站。

  家住西安红缨路的余淑芬老人,独居多年。4个儿女中,有的移民海外,有的在外地工作,阖家团圆的日子,屈指可数。

  “每天收拾好屋子,在分秒的滴答声中,等待儿女们的敲门声。”她告诉中新社记者,准备考虑设个“回家奖”,给回家探望次数最多的发“红包”,以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

  过去能吃饱肚子就是幸福,现在想吃啥就能吃到啥。余淑芬说,“我不稀罕东西,就稀罕满屋子的儿孙,陪我说说话。

  余淑芬老人的期盼,也是中国内地近2亿老人的诉求。

  来自中国民政部数据显示,目前城乡空巢家庭逾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其中近一成老人单身。预计到2015年,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

  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空巢老人虽然衣食无忧,但却极度渴望儿女和亲人的情感慰藉与心灵交流。如何“常回家看看”,是摆在许多“漂一族”面前的选择题。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该法首次将“常回家看看”写入了法律。

  “最不能等的是亲情。”这是不分年龄层次的共识,在现实中,却难免受到种种羁绊。

  怀揣对美好生活的理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负着家族的希望,来到大城市拼搏。

  拼车、租车、网上“秒杀”车票……是成千上万“漂一族”回家必须付出的代价,不少人更是将大部分假期都用在了路上。

  在西安某杂志社工作的杨子珊,事业有成,婚姻美满。但其父母无法适应西北的气候,仍长期居住在湖南。“一年最多回家两次,平时工作很忙,节假日经常加班,难得有个假期就想睡上三天三夜。”她无奈称,“常回家看看”属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相比之下,陕南山区不通火车、需要多次倒车或者花费大量时间中转……种种不便让李为民回家之路显得尤为漫长,而这些代价换来的也仅仅是短暂的团聚。

  从16岁开始,李为民就踏上了离家打工的路途。如今,身为两个孩子父亲的他,依然“”在城市里。“火车票不好买,长途大巴逢年过节就涨价。不过再难也要回家看看。

  李卫民说,对于他这样的“游子”来说,能够常回家看看,免去奔波劳苦,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城市买一套大房子,让家人也能享有优质的交通设施、教育和医疗服务等。

  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寻求艰难平衡,是致力于减少城乡差别的中国各级政府需要重点考量的难题之一。

  以经济并不发达的陕西省为例,该省规划到2020年累计转移1000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城镇化水平达到62%。

  针对这一庞大群体的刚性需求,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处处长刘迎军对中新社记者说,将通过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和差别化落户条件,控制人口比例,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在人口接收上,大中城市占4成,县城和镇占3成,农村社区占3成。

  值得注意的是,“让民众共享改革红利”,已为社会各阶层认同。像李卫民这样在城市流动的外来务工者在中国目前约有2.3亿。在城市落户、安居、乐业,享受同样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障,让第二代成为真正的“城里人”是他们的目标。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6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字、核心在写好“”字,并指出要“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