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铁警关爱大山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
中新网陕西新闻1月21日电 题:“范公安”办年货
作者 刘卫国 胡珂
进入腊月,陕西南部镇巴县大巴山里的村民们便开始置办年货。1月19日,在巴山镇巴山乡的一个商店,西安铁路公安局安康公安处巴山警务区民警范雪艳和他的爱人冯春华也在忙着置办年货,不过,这年货不是为他自己置办的。
从商店买好年货,记者跟着这位被当地百姓称为“范公安”的民警范雪艳一起走上山路,开始了一天的“走亲访友”。
巍巍巴山,千沟万壑,崎岖的山路上,稍不注意就会脚底打滑,“范公安”边走边介绍辖区情况。范雪艳所在的紫阳车站派出所巴山警务区地处陕川交界的大巴山腹地,驻站民警只有他1人,管辖着襄阳线上下行共计28公里的线路,其中桥梁、隧道就占到线路长度的80%以上。辖区内的巴山车站更被称为整个襄渝线上隧道最长、桥梁最高、曲线半径最小、线路坡度最大、海拔最高、生活条件最艰苦的车站。
“咱们这交通不好,坡多地少,地里“刨食”不容易,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所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特别多”。
陡峭的山路走了一半,一块狭小的平地出现在面前,一畦菜地后露出了土坯房的一角。手里掂着米面油的“范公安”说:“呶,那就是我今天要去的第一家。”
也许是听到脚步声,戴着袖套,叼着烟斗的李洪友老人从门里走了出来,见到范雪艳,就用方言招呼:“范公安,你又来了!”老人门口的小路上落满了枯叶,踩起来软绵绵的。范雪艳走上前去,递上了一袋米、一桶油,还有一兜衣物。“快过年了,过来看看你”。一边说着,范雪艳一边自行从屋里拉出几把木凳,和老李在堂屋门口坐下来拉起了家常:今年收成好不好,拾的柴火够不够用,腿上风湿病又发作了没。
李洪友老人独居多年,儿子定居在四川,老伴身体不好已经去儿子家养病多年。虽然自己也患有严重的风湿,但是不忍心再去给儿子添麻烦。老人以前住在大巴山深处,从山里搬出来没多少年,还保留着劈柴烤火、放养家禽的习惯。
“巴山到松树坡有几个人爱走铁路,你这地势高,帮我多留心。你娃儿不在家,你一个人有啥事了到车站找我,或者让人给我打个电话,号码你有嘛”。临走,范雪艳再三叮嘱李洪友老人。“保重好身体,日子好好过,我有空再来看你!”握着范雪艳的手,老人眼圈泛红了。
逢年过节,范雪艳都会给老人送去米面油。“年纪大了,每次来看他,走的时候都要哭。”低声和我们说着,范雪艳又顺手把烟斗给老人点上,招招手离开了这个半山腰的农舍。
“公安工作离不开辖区老百姓的支持,你把群众不当回事,群众就把你不当回事,公安工作就没法子开展了。”在往松树坡小学走的路上,范雪艳告诉记者,“巴山镇临近铁路线共有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100人,其中包括三所小学。据老范统计,在三所小学800多名孩子里,8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松树坡小学的小东鹏便是其中一个。”
在一次路外宣传过程中,范雪艳从松树坡小学了解到了留守儿童小东鹏父亲车祸去世、母亲身患重病还外出打工养家的境况。通过多次接触,民警对这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有了更深的同情。
“12岁的孩子,个子还不到我腰那么高,家里没人辅导他,但是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名。她奶奶说,每周给他20块的伙食费,他连10块钱都花不完。这孩子,太让人心疼了!”
据松树坡小学教导主任张吉慧介绍,范公安一直在资助小东鹏一家,特别是逢年过节,还给小东鹏买新衣,购置学习文具,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
小东鹏的家坐落在一条村道的路边,沿着水泥路要往下走十余米,就能看见一片玉米地和一间孤零零的平房。因为提前和小东鹏的奶奶打了电话,奶奶带着小东鹏一直站在门口等范雪艳。一见面,范雪艳摸了摸孩子的头,逗他说:“小东鹏,你太聪明了,是不是光长了脑壳不长个子?”小东鹏低着头抿嘴笑了。
走进这间不足15平米平房,眼前突然暗了下来,除了烧得很旺的柴火,房间里只能看见轮廓,一个火塘,一个兼具做饭和储物的木柜,就是这个家的全部。范雪艳坐在火塘边打开为小东鹏新买的衣服,“试试看,看给你买的新衣服合不合适”。
换好了新衣服,小东鹏羞涩地走出来。范雪艳把小东鹏拉到火塘边端详。“嗯,合适,过年你妈妈回来了你就穿这个。”听到妈妈要回来的消息,小东鹏红扑扑的脸蛋出现了两个小酒窝。“我昨天才给你妈妈打电话了,她还在西安打工,过年就回来了,你要听奶奶的话,等你妈妈回来呦”。
范雪艳又转头对着小东鹏的奶奶,“我年前就不来了,这就算是拜年了,这里有对联,包里还有些书是给娃娃买的,这200块钱你们看再买点啥去”正在小东鹏奶奶推辞间,范雪艳拍拍小东鹏的肩膀,说:“好好学习,也要好好吃饭,在家里乖乖等妈妈回来。”小东鹏听话地点了点头。
告辞婆孙俩,范雪艳向村道上走去,爬上村道回头一看,小东鹏和奶奶还站在田坎间目送他。
看见他回头,小东鹏的奶奶招手告别:“范公安,走路留神脚底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