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铁路】环球网系列评论一:红色昌赣忆初心,踏上征程担使命
在兴国西站,感受立面造型设计的站房所体现“将军故里”的肃穆威严;在兴国革命纪念馆,聆听经历数次“围剿”仍红旗漫卷的革命史诗……8月1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评局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联合举办的2020年“发现最美铁路·红色昌赣忆初心”网宣活动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发现团成员循着革命先烈足迹,探寻红色文化根脉。
巍巍井冈山,滔滔赣江水。赣南革命老区是我们党开辟早期革命根据地的地方,也是万里长征的出发地。在这块红土地上,兴国是一个让历史无法绕开的地方。现在,昌赣高铁的通车标志着江西红色胜地进入高铁时代,也为兴国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
昌赣高铁助发展,红色基因奏响铿锵铁韵。 作为党和人民军队的根,革命老区曾在革命战争时期做出重大牺牲。苏区时期,兴国全县23万人口中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多人。饮水思源,我们要永远铭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更要全力支持老区苏区加快发展。作为交通运输的“先行官”,铁路就是最硬性的发展支撑。昌赣高铁为“将军县”绕了一个弯,建设中增加了两座长度超过10公里的隧道,为此增加投资40多亿元。一条高铁让兴国拔节成长,既缩短了它与周边大城市的时空距离,也促进沿线县市区域功能开发,更带动“精准扶贫”项目实施。“送钱送物,不如开条致富路”,让发展红利润泽这块带着红色基因的土地,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舍我其谁的担当。
将军故里听过往,红色故事彰显时代价值。 将军县、烈士县、苏区模范县……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在战火纷飞之中献出了有名有姓的烈士23179名,更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诞生的56位开国将军。在对红色故事的聆听之中,世人更感怀于兴国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正是革命前辈敢于迸发出对抗黑暗的强大力量,才有当今指引我们走向复兴的胜利之光。而从战争角度来看,能当将军的战士,必定是敢于冲锋在前、奋勇拼搏,并就此立常青基业。拨开历史的烟云,将军故里的过往至今仍觉风雷激荡——“不畏艰难、一路凯歌,迎向复兴的曙光”,这样的价值观念放在任何时代,都是能引领风气之先、成就不朽之功。
革命老区觅情怀,红色文化传承爱国精神。 站在时光轴上深情回望,总能感到“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精神力量。视线从兴国县投向更广袤的革命老区,“人民军队的摇篮”江西省会南昌、“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吉安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赣州瑞金……在这一串串闪耀历史星空的红色称谓里,任何人都能读懂革命老区对这个国家无悔贡献与执着付出的爱国情怀。也正是因为“爱国”这种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怀,才能在红土地上“唤起工农千百万”,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道路。传承是力量的赓续。在新时代的道路上,我们依然要激扬爱国情、强国志,去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红色昌赣忆初心,踏上征程担使命。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赣州考察调研,强调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举旗定向,号角吹响。沿着赣南革命老区而行的这次高铁探访之旅,沿途美景固然美不胜收,然而大家更多地是探寻革命道路的精神传奇、思考建功立业的精神密码。昨日步履之艰,今日阔步向前,明日昂首挺胸——在时间的变动不居之中,恰恰蕴藏着我们要挖掘的红色精神与爱国精神。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再出发,道路依旧红!(谢伟锋)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