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一封普通手写平信 找到失散20多年女儿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这是一封非常普通的平信,很多人曾经靠它来联系亲朋好友,而如今,随着电话、网络的普及,这样的信件是越来越少。不过,虽然写信这种形式很普通,甚至很落伍,但有时候却能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样一封特殊的来信。
一封手写平信 藏着特殊秘密
2014年9月4日早晨,邮递员纪春懿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从他工作的铜川市傲背邮政支局到附近的红土镇邮局领取今天需要投递的包裹。签收,登记,捆绑,对于已经干了14年邮递员的纪春懿来说,一切都驾轻就熟。随后,纪春懿又驾驶着摩托车返回傲背邮政支局,在和同事一起整理快递件时,一封平信落入了大家的视线。虽然都是干了多年的投递员,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样手写的平信这几年已经很少见到。
纪春懿:猛一件这个手写信件,有点稀罕,看到有点稀罕那种感觉,因为很多年很少见这种手写形式了。
短暂的新奇感过后,纪春懿发现,这封信与平常的信件又不太一样,信的寄件人地址写着河南,收件人地址却很模糊,而收件人也不是一个而是三个。
纪春懿:当时地址写的是西安到铜川,西安---铜川,王石凹——一(单)元5楼,这样写的,信封上出现三个人名字,三个收件人名字,咱正常人写信一般都会把地址写得详细,再一个就是写一到两个收件人。
信封上所写的收件地址王石凹镇大约有3万人,包括几个自然村的村民和王石凹煤矿的员工。在纪春懿看来,一单元5楼,应该不是什么村民,很可能是王石凹煤矿的某个家属楼,但是这样的家属楼在矿区有近70栋。
纪春懿:我说这哎呀,头还有点疼,这么多的,你去哪儿找呀,如果他能标得稍微详细一点,咱能锁定一个小范围,在几个小范围内,就更好找了嘛。
虽然不好找,但纪春懿想着自己在这片区域干了14年了,认识的人也很多,多问问,说不定还真能找到认识这三个收件人的。于是,他就开始利用每天送报纸送快递的时间,到处打听信的主人。
纪春懿做梦也不会想到,这封普普通通的信里,竟然藏着一个特殊的秘密。
王石凹煤矿家属院一对夫妇:20年前女儿上班再也没回来
年近70岁的陈新全和刘秀珍老两口都是王石凹煤矿的退休工人,一辈子很少离开过这片土地,对于老两口来说,日子虽然过得平静,但心里却隐藏着一道难以愈合的疤。20年前的一个早晨,他们的女儿陈凤娥出门上班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陈新全:我这就在附近找,找了三天找不到了,我赶紧就去写这个寻人启事,这个稿子都是邻居给我们写的。
那时,女儿陈凤娥已经25岁了,在矿区的绿化班工作。有人告诉陈新全,陈凤娥好像是被人贩子拐到了铜川市。于是,夫妻俩一面报了警,一面赶紧到铜川市区,日夜不停地去寻找。
陈新全:我提着个水瓶子,就出去,铜川市从两边山上到沟底下,各个旮旯我都找遍了,都找遍了没有。
刘秀珍:每天找,晚上在火车站,在铜川,咱这儿找不着了么,到铜川火车站找,夜里找,不管铜川哪个街道,哪儿有个桥,趴那儿看看,就不管走到哪,想着她在哪儿藏着呢。
夫妻俩日夜不停一直找了半个月,还是没有女儿的丝毫信息,但他们一点都没灰心,继续四处打听女儿陈凤娥的下落。哪里一有找到年龄外貌相似又失散的年轻姑娘,夫妻俩就赶紧跑去辨认,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就这样,一年又一年,陈新全和刘秀珍跑遍了铜川、西安,甚至还到过陕南,却始终没有找到女儿。如今,20年过去了,夫妻俩已经是年近古稀,他们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到女儿,女儿还在不在人世?
刘秀珍:我就买点钱,买点纸,夜里在路上搁那儿烧,我烧着我就叫着说着,我说如果你不在(人世),你把这钱收着,你该买衣服买衣服,该买啥买啥,如果要是你在,谁把这钱收了,你要替我找找这个人,你帮帮她,在哪儿受罪,你要帮帮她,不要叫谁欺负她。我只能这么说,我再能说啥,当妈的心谁都不知道,我这么多年没过过一个好年,我把饺子往锅里一下我就泪直流,把饺子锅盖上我就到一边哭去了,这么多年我能过个年不能?你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