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保障性住房,作为铜川市的民生“一号工程”,一直以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为核心。2008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租赁型保障房和购置型保障房4万余套,解决了近14万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铜川市市委书记、市长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工作,多次深入一线,现场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助力保障房建设、分配、管理。经过多年努力,多措并举,创新机制,铜川住房保障工作在建设、分配和后续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制度 紧抓项目建设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工作,始终是铜川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展的重中之重,该市强化制度,紧抓项目建设,始终强化过程管理,严格把握风险控制,在多个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实行联席会议制度,该市政府建立了由副市长担任召集人的住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研究和解决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此外,该市实行驻工地专员制度,按照项目属地和权责,向重点保障房项目派驻驻工地专员,督促项目加快建设,及时了解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推进保障项目建设。市住建局分别向市本级保障房项目和区县派驻了驻工地专员和驻区县专员。同时,该市坚持督查通报制度,对保障房项目倒排工期、对标督查、用图说话,实行“旬检查排名,月考评通报,年终考核奖惩”,利用铜川日报等市级新闻媒体、市政府网站每月公布排名,月初通报上月考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多措并举 严抓分配入住
在保障房分配、入住方面,铜川市坚持做到“阳光分配”,从项目竣工到房屋交付,始终以方便群众入住,保障分配标准公平、公正为目的,实施了多项有益的探索实践。
在做好保障房分配工作方面,铜川市在项目竣工前提前制定分配方案,通过铜川日报等媒体及时公示分配政策、分配对象、分配房源、分配程序等,坚持电脑摇号分配,分配结果现场公布,确保“分配房源公开、分配过程公开、分配结果公开”。同时,加强分配政策的宣传。通过铜川电视台、广播电台、铜川日报等媒体定期宣传保障房租售价格、分配入住、后期管理等相关政策规定,让群众心中有数。并做好房屋交付相关工作,印制保障房交房通知单,注明安置户姓名、房号、交房时间、地点、缴款账户,并标明应交款项、额度及公交路线。在保障房小区设交款便捷窗口,联合银行提供pos机刷卡服务,方便群众办理交房手续。邀请建材商、装修商进场推介建材或提供装修服务信息,为业主装修入住提供方便。
此外,该市还积极开展特困群众帮扶促入住,按照铜川市“冲在一线、干在实处,帮贫解困促发展”的活动部署,多次深入困难群众家中了解困难,通过免费帮助困难户搬家、免费提供家政服务、为无收入来源的困难户提供就业帮助等方式,促进保障对象尽快入住。该市还适时调整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范围。2013年,铜川市根据实际情况将住房困难标准从原来的13平方米提高到18平方米,重新界定了中等偏下收入标准,降低了保障门槛,扩大了保障面。今年,该市住建局按照中省有关要求,将租赁型保障房保障范围扩大到非户籍人口,适时提高中等偏下收入标准。并根据保障对象收入分档确定租金标准,实现梯度保障、柔性退出。
完善政策 狠抓后续管理
有了机制健全、细节可控的项目建设和分配入住制度,铜川市在保障房后续管理方面仍狠下功夫,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完善了工作机制,保障了群众入住后的后续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铜川市出台了《铜川市租赁型保障房资产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完成了欧景台廉租房项目资产核定及确权登记试点,指导全市第一批14个项目加快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同时,印发了《关于加强租赁型保障房建设和后续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落实保障房建设管理责任,明确工作要求,规范租赁型保障房建设及后续管理有关工作。
对于保障房小区入住后的社区管理工作,该市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据了解,联合15个部门印发了《铜川市保障房小区“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实施方案》,加快该市创建工作。今年,该市政府还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近期已组织对创建项目进行了自评打分。铜川市新区锦绣园小区内配建的2所幼儿园、1所小学及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商业用房等公共服务设施均已完工,其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为创建“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奠定基础。
此外,该市还制定了租赁型保障房清退程序,对欠缴租金、在规定时限内不办理入住手续的保障户通过发放催缴通知单、小区张贴公告、媒体公布等措施,严格执行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2015年,通过与住房、工商、公积金等信息比对,铜川市住建局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44户取消了保障资格,今年又对已分配住房但在规定时限内无正当理由未办理入住手续的9户坚决取消了保障资格,并在铜川日报、铜川电视台上进行公示,起到督促警示作用。(马璇)
责任编辑/姜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