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民生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24.12.2015  11:54

  今年以来,铜川市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民生工程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对全过程的检查督导,推进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截至11月底,铜川市民生十大工程已建成项目166个,在建项目240个, 完成投资33.08亿元。

  

  一是城乡就业状况得到改善。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992人,完成目标8000人的112.4%,城镇登记失业率3.34%,低于4%的控制目标,全市就业形势持续稳中趋好。

  

  二是收入倍增工程有力推进。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0.7%,增幅居全省第三位;新认定市级园区5个,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数量达到34个;全国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孟家塬村和陈坪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马咀和申河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河畔人家等20户农家乐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了一体化,已参保 29.50万人,参保率98.96%,不论是覆盖范围还是享受标准都走在了全省前列;医疗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400元,进一步减轻了城镇居民医疗负担;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19555人,保障标准达到2250元/人?年,保障城市低保对象50726人,保障标准达到445元/人?月。
  

  四是教育工程稳步提升。今年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工程涉及幼儿园18所,薄弱学校改造46所,极大的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质量;109所农村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以食堂供餐、课间加餐、企业配餐和家庭特餐等形式对2.32万名学生进行营养改善。保障了每位学生的早餐,保障了每天的营养,让下一代茁长成长。
  

  五是卫生工程健康发展。市中医医院新区建设项目和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主体都已完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40元,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500元,报销封顶线提高到30万元,新农合参合人口43.652万人,参合率达99.32%,市、县政府补助资金到位率达100%;分级诊疗加快推进,有90%的患者在县城内就诊,实现了“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城,预防在基层”的目标,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六是文化工程惠及全民。全力支持重点文体镇建设;铜川电视台公园山发射台430.98米道路硬化工程已完工验收;两馆一站实行免费开放;开展“大地情深”第二届陕西农民工诗歌朗诵会、“欢乐春节”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巡演等形式多样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七是群众住房保障力度加大。2015年全市多方筹措基础配套建设资金,不断加大区县督办考核力度,保障房开工建设1666套,基本建成4404套,竣工444;公共租赁房开工建设1506套,基本建成1268套,竣工2181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610户。全市累计分配各类保障性住房7002套,一大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喜分新房。
  

  八是齐心协力消除贫困。整村推进项目有力推进,耀州区独石村、印台区金锁关镇何家坊村、宜君县棋盘马庄等已成为我市美丽乡村的示范村;产业开发项目对全市28个乡镇、89个村的2084户贫困发展产业进行补贴,发展苹果2240亩、干杂果3700亩、地膜玉米20260亩、养殖猪牛羊800头、家禽1500只、中药材700亩、农家乐30户;以工代赈扶贫搬迁共建房60570平方米,搬迁贫困人口770户3187人,扶贫移民搬迁补助资金的分配,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九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建成供水工程42处,调蓄水池27座,新打修复机井12眼,铺设各类输配水管道122.5公里,新建抽水站12座,浅井106座,解决了32638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4.49km2;在城市及直观山坡、主要公路沿线、流域、景区周边等建成500亩以上人工片林9个、200亩以上人工片林1个和千亩以上封山育林示范点;完成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造林12.12万亩。人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十是生产服务工程不断提升。农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农网供电能力得到提高,社会效益明显;龙潭水库工程龙抬头泄洪洞已贯通,大坝截流成功;推广林业科技,完成了13个百亩以上高标准干杂果经济林示范园改造建设任务,建成核桃丰产栽培科技示范基地1个、科技示范点4个、科技示范户50个,完成科技推广示范面积4万亩。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信息来源:铜川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