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照金在传承红色基因中保障改善民生

02.04.2015  09:27
 

  2014年10月,铜川照金成为陕西首个“省级统筹城乡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已累计投入就业资金2200万元,解决镇区和沿线村镇1960人就业,165人创业,培训规模达1590人。

  如今,在铜川市耀州区的北部山区,一个红色文化触动人心,百姓生活安居乐业、自然生态平衡优美、文旅产业日渐繁荣的红色小镇已经形成,成为陕西革命老区转型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典范,成为“中国梦”在耀州区的生动实践。

  自2012年8月以来,耀州区在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过程中,以“弘扬红色文化为宗旨、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发展文化旅游为支撑”,坚持“红色即民生为核心”、“无伤痕开发”和“尊重历史、因地制宜、民生为本、创意为魂”的发展理念,把改善老百姓生活、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放在首位,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了景区、镇区融合开发,推动革命老区转型发展。

  耀州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过程中,以红色基因传承为切入点,使照金的红色旅游更具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在铜川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耀州区和陕文投集团公司紧密配合,利用照金的红色资源、人文资源、生态资源,积极建设以红色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形象和品牌深入人心。2014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亿元。

  在照金红色旅游名镇建设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照金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赵正永书记、娄勤俭省长多次到照金视察调研指导工作。如今的照金村民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白天在照金村集团上班或者在街上做自己的生意,晚上跳舞、学习,或者给游客当免费导游,年终通过“土地流转收入+工资收入+商铺租金收入+创业收入+股份收入”五大收入保障机制就能有一份不错的收益,实现了收入多元化,家家有就业,户户有保障。

  和照金新苑小区的所有农民一样,安雪英一家也沾了照金城镇化建设的利。三年前,他家还是只有“三间瓦房、三间平房、一片土院子”的一般农民。现在,他家住的可是140平方米三室二厅二卫的大房子。

  “这几年变化太快、也太大了。”对如今“水、电、气、暖”供应一步到位的新型城镇化社区,她激动地说,这样的好日子是她以前在电视上才能看到,我等于是提前三五十年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村民梁万里说,他现年54岁,一家有四口人在陕西照金村红色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班,2012年之前,他因经营失败负债18万元,如今他家每年工资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和“四金”收入累计超过13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随着照金经济社会的发展,照金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5410元,增加到2014年的15000元。

  经过几年来的开发建设,照金镇区管网铺设、照金安置小区、照金中心小学、照金卫生院、社区中心、幼儿园、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燃气撬站等项目相继建成投用,田峪群众集中安置社区基本建成。221户968人从过去的砖木房、土坯房搬进了楼房,群众生活条件大幅改善,镇区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免费WIFI全覆盖的小镇,并先后成立了照金村红色旅游发展集团和专业物业管理公司,通过就业创业培训、农特产品开发销售、系列文化活动等,逐步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致富。名镇开发建设过程中探索的“土地流转收入+工资收入+商铺租金收入+创业收入+股份收入”机制,形成的“照金模式”、“照金经验”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典范。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