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走笔
05.11.2015 10:32
本文来源: 残疾人联合会
陈禹朋 一,为什么对这座城念念不忘 2008年的某一天,我在百度上输入了“孙思邈”,搜索出的不但有孙思邈在中医药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还跳出了铜川、耀州的地名。我第一次知道了以“大医精诚”闻名于世的医药学家孙思邈竟然是陕西铜川人。 我从2006年开始转型学中医,案头一直放着《药王千金方》,从经典入手学习中医,常常用孙真人的理法方药,为乡亲们解除病痛。自从知道孙思邈是陕西铜川人,我常常想象这座城,想象它的样子,眼前经常会浮现出一位长髯飘飘的老者,在一座从未谋面的灵山秀峰间,采药,诊脉,施方,救人。 前不久,接到铜川女作家刘爱玲的邀请,说陕西省残疾人作家要在铜川举行一个采风活动。我说太忙了,可能去不了……平日里已经习惯了坐诊,出诊,继续深入学中医的模式,总感觉有一种责任在肩上,对外界的任何喧闹,都隔着山一样的屏障,并不为所动。 打开《药王千金方》,我忽地又想起了孙真人,想起那个叫铜川的陌生城市,拿不定主意的纠结了一整天。 然后我问刘爱玲:“药王山距离铜川市区还有多远?如果时间允许,我想去看看。”她欣然说:“晚饭后散个步都能到的……” 二,我那些坚强的兄弟姐妹 2003年《中国残疾人》杂志刊登了我们这个群体一位出色的大姐刘爱玲,那篇报道,简略地讲到了刘爱玲的生活和爱情,和一本《把天堂带回家》的小说。时至今天,我还能想起那本杂志上刘爱玲和一个潇洒兵哥的合影,在他们身后,有一排子弹壳做成的纪念牌,爱玲姐着一件白色衣服,笑容甜美,这是他们在云南部队结婚的留念。那个时候,我很羡慕她能找到一个完美的归宿,当然更多的是佩服她走过了那么多的阴霾,终于找到了蓝天。 不久后的2004年,陕西省残联和陕西省作协举办了首届陕西省残疾人诗歌散文大赛,我寄出了自己的诗歌,获得了一等奖。虽然当时没有举行颁奖,但是获奖作品由陈忠实作序,集成了一个小册子。在那本书上,我又知道了贺绪林,杨晖,显晔,韩文惠,左右等等很多活跃在陕西文坛的兄弟姐妹,读到了《遥寄天国的家书》、《岁月深处的孤灯》、《我是自由人》等文章。在他们的作品中,我读出了我们相同的命运和故事。 此后,每当电视上再播《关中匪事》,看到片头根据贺绪林同名小说改编的声明,我总是兴致勃勃的给家人讲述我所知道的贺老师的奋斗历程。2010年陕西省作协为陕西省残疾人作家举行隆重颁奖会,后来陕西省文学基金会成立,省残疾人作家协会成立,赴韩城采风,杨凌采风等等,那些活动我都接到了邀请,却忙于诊所的事情,没有参加或者让朋友代领了奖。事后却通过各种渠道,关注着我的那些兄弟姐妹。 看到陕西省优秀残疾人作家颁奖后,大家共游大唐芙蓉园在一起合影留念,得知安康作家王庭德在各级领导关怀中新书出版,连忠照病情加重需要手术,省作协,省文学基金会伸出援助之手等等…… 想起这些事,想起这些在苦难中行走的,我的兄弟姐妹,我时常会热泪盈眶,虽然错过了很多相见的机会,但,我的心,一直和他们在一起。 三,寻找路遥的足迹 “你们好,我的话,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当然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个永远伟大的世界。我呢,作为这个世界里的一名普通劳动者,将永远把普通人的世界,当作成我一个创作的神圣的上帝。无论我们在生活中有多少困难,痛苦甚至不幸,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为我们所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而感到自豪。” 这是路遥的一段原声文字。 在去鸭口矿井路遥文学纪念馆的时候,车一路盘山,一忽儿眼前就一片迷蒙,山峰和那些无名的花草,在雨雾中忽而浓重,忽而稀薄,一切都仿佛进入了梦境,我的耳畔却一直在回响着这段话,那么沉稳、乡土而充满希望的声音。每每想起这段话,仿佛路遥就是生活在我身边的老师和乡邻。 1995年,我第一次看路遥的《人生》。 那年我15岁,中考失败后,选择了自费卫校。远离家乡的日子,我总会迷茫,尽管我知道不能这样,一定要心怀目标,要积极面对,可困境总像冰川一样挡在我的面前。一个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父辈又不是医生,身体还有残疾的我,上了自费卫校,将来该怎么办?我常常意识到处境的危险,看到自己零结局的惨淡人生。 我的父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起早贪黑的种菜,喂猪,靠这微薄的收入维持家用,还要供我上学。第二学期,母亲生病,每周回家的生活费都是东挪西借的,交学费几乎都成了问题。为了俭省节约,周末回家,我就拿些泡菜和浆水菜,每顿饭只花四角钱买四两米饭,用开水泡着吃。几乎就和《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一样的生活处境。没有人相信出生在八十年代的人会过这样的日子,而我却真实的经历过。 每每看到《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在同学都离开的时候,伸手去拿黑面馍馍的时候,我会非常难受,因为那一幕,让我想起了我的艰难的学医路。只是我没有孙少平那么坚强,常常因为贫穷和残疾,一个人在不眠的夜里流眼泪。每当流过眼泪后,我又咬紧牙关挺过那些困难。心中默默的想,好好学下去,总会有碗饭吃,总会有个好人生的。 我相信现实社会是强者和权者的天堂,而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弱者的天堂。那时的我,很喜欢读书和写作,早在中学时代就有作文发表了。上卫校时,校长袁兴凯给我们带语文课。有一天,我写了一篇散文,交给袁校长修改。袁校长看过后,在班里公开朗读,并表扬了我,用无比肯定的语气对全班同学说:陈禹朋来上咱们卫校,真有些屈才了。 当时我们学医环境并不好,接近成人教育的中专是谈不上学习氛围的,可是袁校长的鼓舞却给增加了无限信心。放学后,他叫我去他的办公室,得知我家境贫寒,仍然爱好文学艺术,他说,你想看啥书来找我,随手就递给我了一本书。时至今天,我还记的那是一本泛黄的简装版的《人生》,作者路遥。封面很旧了,看得出藏书者已阅读过很多遍了。 我几乎是一天之内读完了《人生》,当读到书中最后一段,原本的眼泪却没有了,唯有一声长长的叹息。一夜之间,我对之前所有的经历有了更深的认识,那,都算什么困难啊,和路遥笔下的高加林比,我的那点悲愁完全可以不用出声。 第二天利用下课时间继续读,接着就对路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给校长还书时,我问袁校长,路遥还有什么作品?他说《平凡的世界》,只是他手头没有。我骑上自行车去县城的书店找《平凡的世界》,花了一周时间读完。后来因为经济不宽裕,买了一本盗版的字号非常小的《路遥全集》,陆续读完路遥大部分作品。 一个为平凡人,平凡世界,平凡人生写作的路遥可以说在那个时期,给了我诸多的思考、认识和提高,几乎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以至于我后来面对生活面对更大的困难时,仿佛冥冥之中,总是受着路遥间接的影响和指导。 那个时候我多么傻,总认为这个伟大的人物仍然在世,就在陕西,我给自己定下一个无法完成的目标,我要在文学上努力,争取某一天能见到给我莫大帮助的路遥。直至1997年,和一个朋友通信时说到路遥对我的影响时,他无比沉痛的说路遥老师早在1992年11月就离开我们了。 此次活动,铜川方面特别安排了参观当年路遥深入生活的地方鸭口矿井。鸭口矿为了缅怀路遥,在这里组建了路遥文学纪念馆。 在路遥文学纪念馆的入口处,有一尊牛的石雕,质地坚硬,形态执著。在那一瞬间,我在想究竟是怎样一种动力,让路遥生为人民而生,像牛一样辛勤耕耘一生,到最后,奉献给人民朴素的文学经典,让多少人至今缅怀他追思他。其实我觉得是一种亲民爱民,贴近生活,回归土地的亲情促使了他的始终坚持,鸭口矿井就是一个见证。 为了深入生活,写出深刻反映城乡结合部生活的作品,路遥在写作《平凡的世界》之前,主动申请到鸭口矿,多次亲自下到矿井深处和矿工交谈,感受他们的疾苦和心里最真实的东西。那些图片中,路遥亲切慈蔼的笑容似乎就在昨日刚刚发生,却定格成了永恒。 最让我震撼的是路遥写作时的那些图片,张张触目惊心。在烟雾缭绕中,路遥似乎就像沉醉于音乐旋律中的艺术家,或者完全沉浸在了那些普通人平凡而又意义深远的生活中,他忽而目光炯炯,忽而低头思考,忽而表情悲悯,我似乎看到了他写作写到动情处手指抖动,一口接一口的吸烟,任笔尖不听话的戳破了稿纸,回过手,把烟头儿迅速摁灭在烟灰缸里…… 这完全就是一种忘我,完全就是为事业拼命,他把写作当成了毕生的追求和事业。这让我想到战场上的士兵,在枪林弹雨中为民族的解放而拼上性命。 在路遥石雕像前,我看到了路遥英雄般的表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有多少人有路遥对待事业的精神和斗志?我轻轻抚着还原路遥写作场景的小屋,那些烟灰缸和稿纸,那的确良的床单和简陋的木窗,展示了当年路遥生活和写作的艰辛。 我让朋友帮我拍下了一张照片。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一个心愿,见到了路遥。我想告诉路遥老师:感谢你的作品,在我苦难的少年时代给了我鼓舞和信念,让我翻过一座一又座的高山,走到了今天。 四,在陈炉 雨一直在下,路边的草木和庄稼,显得格外湿润和丰盈,到处都是整洁而宁静的。我去过很多城市,那些高楼林立,商场遍布的地方,总给我一种坚硬的骨架感,唯有铜川柔软而色彩明艳。 黑色,在中医学中,被视为能源的色泽,比如护惜人身之本的先天之脏——肾就和黑色相对应。肾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主藏人体精气。人之所以存在于世,必不可少的就是精气神,黑色的资源无疑就是铜川这座城市的精神所在,那么多平凡的故事,那么多传奇的人生,在暗夜里全都熠熠生辉。 从路遥文学纪念馆返回的途中,铜川市作协黄主席讲述他曾经与路遥相处的点滴,路遥平易近人,为文学奋斗终生的情景历历在目,芳闻老师又讲述了当时在各级领导的关注下,鸭口矿路遥纪念馆成立。是的,真正的朴素,真正不凡的事物,从来都是扎根在民间这片土壤里。 第二站是陈炉古镇,车在印台区往东南一拐,开始爬坡,铜川全景尽收眼底。楼并不高,路并不宽阔,那条穿城而过的漆水河和路边的梧桐树,处处显现着老城旧日的痕迹,似乎还能听到或看到多年前,一批心怀志向的河南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从此在铜川安居乐业。 陈炉是千年瓷都,距离铜川耀州区将近三十里路程,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小说古炉就是以那个偏远的小镇为背景,我又开始了对陈炉的想象和期待。 车沿着山路深进,人在车中坐,似在画中行。雨雾把沿途的田野和村落洗涤的犹如上了一层淡青色的釉光。我看到了沿途的窑洞和平顶,想象着那里的冬暖夏凉,想象着他们一年四季的生活细节,可能会发生的故事。 车到陈炉,我几乎迫不及待的下车,没有打伞,一个人走到雨地里。这里的路全是瓷片铺的,有的独具匠心的铺垫,形成或圆或方的纹路,有的直接就垫在土里,我的脚小心翼翼,生怕踩疼了那些上世纪的星光、花朵、文字或者故事。生怕碰碎了往昔岁月里那些喝酒猜拳的笑声和窑里正在煅烧的青瓷。 在观景台,远眺陈炉,细雨和水雾把远山笼罩着,层次分明的屋舍和庙宇就像画家不经意的描绘,那么随意和自然。在绿树掩映中,一些窑孔冒出了丝丝缕缕的轻烟。那里正在锤炼一段往事,一些过去的人和事物,它们正在经受打造和锤炼,越是用心,越是投入心血的制造,一旦出炉,必须光芒四射。 村落里的住户零零散散,我轻轻抚摸着那些用陶罐垒就的墙壁,考虑这样垒的墙是否结实,但看到那些陶罐上已经有经年累月的痕迹,我又消除了自己的担忧。每户人家的门前都种着一些花花草草,生长在废弃的陶罐里,和陶罐一起,融入时光深处。每走一处,都可以感受到陈炉的精致、沧桑和原始。 我尤其钟爱青瓷器皿。来陈炉的前一段时间,我在淘宝网上精挑细选买了一套,最终还是觉得价钱好贵,但是喜欢那盘上流露的温润雅致的釉光。当我走进王家瓷坊,看到整个瓷器的制作过程,我觉得如此复杂精细的制作,价格是无法衡量它的价值的。 其实不过就是一团泥土,和所有的泥土一样,不过,耀州瓷的制作需要更多的工序,制坯、塑形、绘纹、雕刻、上彩,道道工序都需要用心,都需要制作者投入心血和精力。入窑的烧制更是讲究,火候的把握,哪怕进窑时,动作都需要轻盈,稍有不慎,就会残次,哪怕碰破一个小口儿,哪怕纹路乱了,就失去了进厅堂或者卖得好价钱的机会,只好去铺路了。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那些平凡的泥土就是我们的一个缩影。我们要付出超过常人十倍的努力,也许因为身体因素,还是不能拥有平凡人平淡如水的生活,也许是零结局,但是哪怕我们一生只有一丁点儿痕迹,也不要放过任何绽放的机会,哪怕就此铺路呢。 默默的,在自己的小领域里,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光热,总有一天,或许是十年百年后,我和我们的亲人朋友,和那些曾经关爱过我们的,那些投向我们的混杂各种内容和意义的目光全都回归大地了,轮回中,再度现世的人物重复了我们的故事,重新回来。他们三三两两,在雨天里踩在我们骨骼上,一定会有细心的人发现我们,并惊讶地说:呀,这块瓷片好漂亮。 当我离开陈炉的时候,我们相互搀扶着,避开可能导致我们摔倒的湿滑路面,雨仍在下着,就像很多人曾经流过的流泪,我不忍挥手,也不愿再来。 因为一个人的一生,有这样一次画中行,就足够了。 五,照金的色彩 车顺着山路进入耀州境地后,盘山绕溪,车往前行,人家渐少,山势渐高, 农田变成深树,地形也从沟坪变成坡坎。松柏静静生长,在雨中,山色仿佛泼着浓墨的水彩画,大团的绿和着壁立千仞的山势,营造出连绵起伏的巍峨。绿有深浅,黄有明暗,被雨雾笼罩着,又似进入了画中。 有红歌顺着山风飘来,还在车上的我,就已经看到了一幢幢红砖的建筑和鲜 艳的五星红旗,仿佛走进了抗战刚刚胜利的年代。我似乎还看到了一群威武的红军战士,他们打着绑腿,扛着枪,风尘仆仆的从金秋山林中走出来,不断向群众微笑和挥手,他们戴有红五星的八角帽,手指间似乎还留有枪火的味道。 在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的雕像前,我陷入了沉思。我想任何一个人走进这座广场,在浓郁的红色氛围里,都会是同一种感觉:神圣和庄重。 在英雄先烈的脚下,我们唯有膜拜和感叹,没有他们高举的革命火种,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随行的还有很多各地来此进行党建思想教育的人员,他们和我们一道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在纪念馆的正中央,有一团红色火焰在燃烧,象征着革命火种永不熄灭,上空用巨石雕刻的党徽,使得整个纪念馆庄严神圣。讲解员从刘志丹开始进入照金的那天起,娓娓道来,我们跟着讲解员的思路,仿佛还原了浴血奋战的光辉岁月,在革命先烈遗留下来的手稿和农具中,感受到那个年代的风雨。在陕甘边的这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在南方革命根据地相继丧失的时候,这里却悄悄壮大,为党和中央,以及各路红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根据地,成为八路军三大主力,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那些被岁月涂抹了沧桑的图片,坚定的脚步和眼神,无不显示着革命不仅仅要在那个年代崛起,在今天,我们的脚步仍然不能停止,要让革命的火种继续燃烧。 之后又去了薛家寨,薛家寨位于乔山山脉的南端,海拔1600米,其三面均是红色砂砾岩经过漫长风化和流水侵蚀形成的,极其陡峭的坡面上,那些奇岩怪石组成的悬崖绝壁,使得整座山寨走势雄奇险峻。寨子形状于远处难以细辨,只能依稀看见一条羊肠小道隐没在浓密的山林里。 从被称为“红军川”的薛家寨川道停车场上的大巴车内走下来,驻足四观,立刻感受到了薛家寨的壮观、奇特、非凡的魅力,她气势磅礴而又幽静秀丽地屹立在那里,既有着华山之险峻,又有着南山之秀丽。
1933年春天,薛家寨成了当时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驻地,成了西北革命志士投身火热革命的大本营,当时西北革命迅猛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成了西北红军第26军成长壮大的摇篮。以照金和薛家寨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钢刀,点燃了西北民主革命的火种,为后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时就流传“南有瑞金,北有照金”之说。 在景区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以镰刀斧头样式建立的大门,看到了道路两旁醒目地立着一串串红灯笼、红五星、红火炬的建筑标志。当看到一块石牌刻就着“站在当年英雄们流血捍卫的地方,让我们感念革命前辈理想之高、意志之坚、革命之苦……一起出发吧,向顶峰挺进,向前辈致敬!”的红色大字时,我分明感受到一种烈火般燃烧的激情油然而起。 再向前走几十米,路牌上赫然书写了三个鲜红有力的大字:红军路。几个缓慢台阶初上之后,面对着直插云霄,一线之宽的陡成九十度的长长石阶,看着这如云梯般陡峭的石阶,感慨当年先辈们的“理想之高,意志之坚,革命之苦”。祖国的成长过程有着太多的艰难和不易,当然,有志士,有勇气,有坚持和担当,必将乌云拨开见天日。 再回首,遥望伟大的先烈,向他们深深鞠躬,也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敬意。天空飞过一群白色的和平鸽,与照金的红色遥相辉映,我似乎看到了我亲爱的祖国美好的明天…… 六,帮助 整个行程中,铜川市残联的领导和同志们全程陪护,每个环节都那么细致和 周到。从第一天的报道,到后边两天的采风,面对这么多行动不便的朋友,残联领导的辛苦可想而知。因为担心我们的安全,铜川市残联宋涛理事长放弃周末照顾家人的时间,不离我们左右,为我们联系当地最具特色的餐饮。去照金的路上,因为雨大,路况不好,白科长一直坐在车的最前方,看路段情况。在活动的最后一天,铜川市残联还安排了残疾人事业成果展示。 我觉得残疾人的身体康复是心灵康复的基础,在生活中,身体的不便阻碍了 我们很多可以就业和发展的机会,甚至日常生活和交流都制约着我们,所以很赞叹铜川市残联在残疾人康复方面所做的尝试和努力。 在王益社区参观社区残疾人文化建设,服务人员在图书展览馆热情为残疾人服务。在王益区社区医院,那些残疾人肢体康复设备,处处展示着在关爱残疾人,展示着帮助他人的美德。在盲文阅读图书馆,大家抚摸着那些犹如天书的盲文,热烈的讨论盲文在互联网发展之前,为视力残疾人提供了多么珍贵和重要的认识世界的机会。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铜川市残联听力语言训练室的孩子们。 那些清澈的目光和单纯的表情映入我们的眼帘,他们叫着叔叔阿姨好,他们正在进行语言训练,他们有的三岁,有的五岁,最大的只有八九岁,虎头虎脑的样子,好是可爱,让我们瞬间就想亲近他们。 铜川市残联的指导老师说他们都是先天性听力障碍,安装了电子耳蜗后,再进行语言口型训练后,将来可以和健全人无障碍交流。等语言训练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进入残疾人学校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经过这样的特殊训练和康复,对于今后他们的就业和成才,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铜川市残联宋理事长,亲自为我们讲解,带领我们参观为个别学员提供的特殊训练室,为了避免孩子们总是呆在行政楼里见不到大自然的阳光,特别在楼顶组建了可以玩耍的地方,铺上绿色的地毯,就连护栏的尺寸,都别有用心。 在残联机关座谈会上,我不由的感慨:短短三天,让我感受到铜川色彩如此丰富,就像一幅中国画。铜川的资源是黑色的,这在鸭口矿井路遥文学纪念馆感受到了,路遥对文学的执著和深爱,在这片土地生发的灵感就是一个证明,铜川又是青色的,在陈炉,我感受到千年瓷都的精致和韵律,感受到耀世的光芒需要千锤百炼,方能夺目。铜川又是红色的,在照金,我们看到中国民族成长成立的艰难和不易,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铭记历史,坚定脚步,铜川还是金色的,整个程中,来自铜川市残联的领导和随时出现的志愿者,让我们感受到铜川人民如金子般的心,这些多彩的线条,必将让铜川的明天更美…… 七,遗憾,给了我们生命的契机 爱玲姐得知我仰慕孙真人,在此次活动中特意安排了药王山参观,让我深受感动。 车停到药王山广场上,那些流光的廊柱上,镌刻着那么多熟悉的“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些非常熟悉的文字,让我想到了疼痛和药方,想到与性命相关的所有一切。 因为时间有限,只能在药王山停留一个小时,原本打算的上山亲自拜见孙真人看来不能如愿了。尽管如此,下车后,我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从后山迂回了过去,只可惜后山路太长,沿着苍松翠柏环绕的山脚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还没有走到前门入山口,只能在药王大殿的入口处,向高处仰望。 无限惋惜的往回走,我在想也许缘份不到,也许我的医术仍然在山脚下,距离山顶,距离真面目,仍需要漫长的时间和修行。是的,人的一生,留下点遗憾也好,缺憾给了我们生命的契机,成就了我们更美好的事物。当然,遗憾,也必将给我日后的再来药王山奠定更多的基石。终有一天,凭借刻苦、努力和坚持,我会走到高处,走到药王殿堂,告诉孙真人,我一直借他的手,他的心,传承他的德术,解救更多危难。 回到广场,华灯初上,太极图上神灯开启,水花起舞,仿佛在为人间的芸芸众生而高歌,我听到音乐里的怜悯和宽容。在太极图里,我看到阴阳、四象、六经、八卦,看到了人类模糊而又真切的一面。 莲花灯转动着,不远处,群山在烟雾中笼罩。在莲花灯下,我双手合什,让芳闻老师帮我拍了一张照。那一刻,我在祈祷,祈祷我们这群曾经有过不幸的人,从此与芳华伴随,从此后,路无限宽广,无限宽广……
本文来源: 残疾人联合会
05.11.2015 10:32
陕西省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陕西新闻
黄河保护法通过 保护“母亲河”有法可依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李京泽 梁晓陕西新闻
陕西开展“三落实一提升”专项行动为民解忧
10月26日,陕西新闻
今年我省成功应对17轮强降雨实现安全度汛
记者10月27日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今年汛期,陕西新闻
“监管+”为食品生产企业纾困解难
10月24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陕西新闻
西安:不会全市静默 只对有风险区域管控
中新网西安10月20日电 (记者 梅镱泷)记者陕西新闻
超九成受访青年相信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更好
全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