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牛闪光耀津门——为陕京《铜牛记》喝彩
京剧《铜牛记》剧照。
李春祥
当新编历史剧《铜牛记》入选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陕京人的心情既是喜悦又是忧虑,喜的是继第六届中国京剧节后,又一部大戏领到了全国献演的通行证,陕西戏曲文化再次跨出省界走向全国,忧的是这次演出地定在了对京剧十分考究、对演出十分挑剔的津门都会,这部新编历史剧能否得到天津观众和全国评委的认可,心里无底。
怀着忐忑的心情,乘着北上的列车,陕京人以勇敢无畏的“楞娃”风貌到津门来闯码头了。早就闻听天津的京剧市场就像它的劝业场那样繁荣和经久不衰,观众戏迷这个群体有很深的京剧知识底蕴,很多观众认为京剧艺术就是角儿的艺术,对没有角儿的外地演出团体非常挑剔。演得好,他们认可,就会疯狂的追捧;反之,他们排斥,就会连连喝倒彩,甚至在吆喝声中成批退场。连梅葆玖先生都说:“天津是对京剧艺术认知最深、观众了解爱好京剧的这么一个码头”。到达后,他们放弃了游览津门都会的兴致,顾不得睡上一个安稳觉,在海河夜色中,他们自己动手,急切地开始卸载搬运道具、布景、灯光、音响等笨重的器材了!不论是资历多深的演职人员,或是进团不久的朝气青年,个个不甘落后,人人自愿当起了搬运装卸工。在我的印象里,这些笨重的体力活,本不是这些搞艺术的双手能干的呢?今天我终于见识了他们所弘扬的陕京精神:一种团结、亲和、阳光的精神,一种正气向上、节俭为荣的精神,一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神。接着连夜加班装台,安装灯光音响。第二天就在导演的督战下开始了认真走台、穿上服装的连排。扮演李行言女儿的演员家里有事请了假,青年演员宋蕊临行前才接任这个角色,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当中,一丝不苟地反反复复地熟练每一句台词和动作。扮演唐宣宗的唐小宁因气候不适,感冒后嗓子发炎,他一边打针输液,一边坚持排练,有效地保证了演唱质量。
演出前,远离城市中心的光华剧院售票、送票和上座率情况,陕西省京剧院没底;剧本是新编的历史剧,不像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传统精品剧本,究竟能否打动观众,他们也没底;此次赴天津的演出能否得到观众和专家认可,他们更没底。但有一点是有底的,那就是《铜牛记》奏响的是反腐倡廉的时代主旋律,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所讲的“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在去年以来的数场演出中,掌声雷动的剧场效果,说明剧情内容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接地气,有人气;加之几位主演全是陕京的台柱子,他们完全撑得起台面,压得住阵脚。在陕西境内、在文化古都西安、在大西北地区的观众眼里,他们就是大家喜爱的角儿。天津观众不是公婆,陕京演员也不是丑媳妇。院长张平业进行了战前动员,尤其是陕西演艺集团总经理张民、财务总监胡海琴千里迢迢,因为机票原因绕道济南,驱车直接赶赴天津光华剧院,为即将登台的演员加油助威。此时,全体演员心里都憋着一口气,燃着一团火,那就是:把所有精力全用在舞台上。
帷幕拉开,好戏开场。围绕众人对铜牛的解读展开的精彩曲折的剧情,演员认真精湛步步到位的表演,注入现代音乐元素又不失传统程式规范的优美唱腔,古典色彩的布景与现代灯光有机结合所呈现的舞台美景,合并为一股强烈的感染力和剧场效果冲击波,首场演出就深深地吸引和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扉。时而间掌声雷动,此起彼伏,时而间又鸦雀无声,一片沉寂,观众生怕听不清李行言那句无伴奏的轻声低唱:“常怨山高皇帝远,隔断民意难释怀”。正如中国导演学会名誉会长、评委黄在敏所说“演出中掌声频次之高说明老百姓喜爱,连对京剧演出不叫好的观众都叫好了”。演出结束,观众却围着舞台不愿退场。第二场演出演员从精神和表演上更为放松,掌声更为热烈,频数再次加大。一般观众鼓掌,是演员精彩的唱段和表演引起的,而给予《铜牛记》的这特殊掌声,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鼓给剧情的,仗势欺人的太监被正直无畏的县令小官拳脚踢倒在地,掌声响起;展开老百姓的万民状后皇帝被感动,掌声再度响起;金枝玉叶的皇家公主给县团级干部李行言赔情,掌声又一次响起。这掌声,迸发出了人民大众的心声;这掌声,是人民群众对党中央目前反腐倡廉伟大行动的支持;这掌声,更是对新编历史剧《铜牛记》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也许是天津观众戏迷圈的习惯,也许是对演员的精彩表演的留恋,连续两晚谢幕后,大批观众就是不退场,“再来一段”的呼喊不停,李行言的扮演者张强临时加唱了传统戏唱段,观众才逐步退场。一位观众边走边赞道:“过去只知道陕西是唱秦腔的,没想到陕西还有这么好的京剧!”
《铜牛记》在海河岸边的光华剧院初战告捷,陕京人笑了,笑得那么自如,笑得那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