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县14名扶贫干部主动留村当“村官”

05.08.2019  10:05

七月三十一日, 在镇坪县联合村的巴山腊味小镇,村民杨大兵(右二)与家人正在清洗岩耳。巴山腊味小镇是陕西省十二个农村特色产业小镇之一,每年吸引不少省内外游客来此避暑游玩。本报记者 杜玮摄

藏于秦巴山区的镇坪县位于陕西省最南端。直到2000年,这一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还有个别农户全家人只有一条裤子穿。

得益于陕西省新一轮脱贫攻坚,这个县的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32%降至2018年底的1.25%。2019年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镇坪县和其他22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19年4月,双坪村第一书记谭鹏提交了一份让县委很为难的申请:长留基层,“改行”做村支书。在谭鹏之后,还有另外11个村的13名扶贫干部提出留基层,占到全县县级驻村扶贫干部总数的10%。

我是被这双布鞋留下的。”三坝村第一书记李国峰说。70岁的贫困户马昌翠的老房子破烂不堪,家里的锅碗瓢盆不仅用来做饭吃饭,还得接漏雨。在李国峰操持下,她家的新房盖成了。于是手指患有严重风湿性关节炎的马昌翠花了半年时间,一针一线纳了双布鞋。接过布鞋,李国峰心疼得要流泪。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陈列着老百姓为红军纳的布鞋。当年,红军战士将这些布鞋唤作“量天尺”,穿着它,战士们“”过草地,“”过雪山。几十年过去了,淳朴的百姓面对真心为自己谋利益的共产党人,依旧用一双布鞋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份情谊,我怎能放得下?”李国峰说。

2017年,一位中学生在作文《我的理想》里写道,长大了要当贫困户。谭鹏坦言,确实曾经有村民争当贫困户的现象,但老百姓争的,并不是贫困户的头衔,而是政策的公平入户。村情摸了三四个月,送政策、办实事三四个月,谭鹏发现,只要吃准每个贫困户的家底,将政策不打折扣地铺到户,脱贫就有保障。

我们驻村干部放不下百姓的笑脸,放不下扶贫产业项目,更放不下那种归属感、价值感和满足感。以前总把党性挂在嘴边,到了这里才发现,党性不是空话,是扎根在心里的信仰。”谭鹏告诉记者,“回县里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当村支书只有2000多元,但有些事情总比金钱重要。而县上的政策,更是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这几年,镇坪县贯彻陕西省“三项机制”,树立了“以实绩论英雄、以作为定地位”的用人导向。2017年以来,从扶贫一线提拔任用的干部占到55%。

绝不能让老实人吃亏。”镇坪县委书记罗万平说,“干部愿意在村上多干几年是好事,我们要支持。没有政策依据,我们就创个新;没有先例,我们就做第一例。”目前,14名干部的申请已得到批准。

据悉,目前镇坪县组织部门还不断接到驻村干部提出的留村申请。(记者 龚凌燕)

责任编辑:小米    审核: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