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5亿元

31.12.2014  10:15

  长安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5亿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长安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大思维确定大目标,以大目标引领大举措,以大举措推动大发展,自抬标杆奏响了跨越赶超的最强音,区域经济呈现出稳中求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截至12月底,预计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 406 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650 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5.28亿元,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任务提前或超额完成。

  作为西安城南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新区,长安区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相结合,坚持把稳增长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一年来,通过产业培育、园区支持,规划引领、完善功能,基础承载、城镇支撑,合作共建、招大引强等七大抓手,努力打造出创新驱动型经济“升级版”,使全区形成了多极布局、多轮驱动、多元增长的发展态势,实现了产业快速升级、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社会财富大量聚集的可喜局面。

  重点项目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

  重点项目建设是强化产业的抓手,更是快速发展的龙头。长安区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提升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聚集发展后劲的根本,坚持以大项目建设为引领,精心挑选了现代农业、房地产业、科教文化、新型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等379个投资总量大、支撑作用强、综合效益高的精品项目,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形成了“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推进格局。一年来,通过全力以赴抓项目、招项目、推项目,先后新引进的西北水电、绿地新城等一大批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名企业,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将合作共建区作为长安跨越发展的重要依托,不断加强与高新、航天、沣东三个开发区合作共建,目前三星电子及15家配套企业建成投产,中兴通讯西安智能终端生产基地落地建成,西部3s空间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以电子信息、民用航天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快速壮大。此外,全力推进区属工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快常宁新区核心区、引镇现代物流园、东部新型建材基地建设,形成了区域新的工业经济增长极。

  商贸旅游助推区域发展“大提速

  特色产业集聚,优势资源汇集是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推手。长安区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依托区域实际,一方面紧紧围绕建设新型特色产业目标,以发展商贸三产为先导,以城市开发建设为基础,全力推进城南新天地、长安汽车城、吉源国际大酒店、民生百货长安店等商业项目建设,实现了优势产业快速聚集,促进了区域经济内生动力全面增强;以构建城乡现代流通网络为重点,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引镇、杜曲区域性商业物流中心全面建成,新发展农村超市38个,积极构建商业服务平台,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扩大区域消费总量。同时,立足旅游兴区这一根本,坚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区域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从增绿、兴水、治污,优化绿色自然景观环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服务等方面入手,在绵延百里的沿山峪口中打造出了一个个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精品旅游休闲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生态之美、乡村之美和产业之美。目前,翠华山——南五台国家5A级景区创建进入新阶段;“九大农家”基本建成;沣峪口老油坊博物馆全面建成,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现代农业成为绿色产业“助推器

  发展现代农业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带动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长安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按照“三带三园八基地”总体规划,围绕“抓项目、建园区、创亮点、求突破”的发展重点,努力推进五大产业发展,全面打造精品农业项目,实现了区域绿色经济全速腾飞。全区先后在环山路沿线集中建设一批集高科技农业生产、新品种展示于一体的农业园区,打造西安特有的生态休闲农业聚集区,建成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秦北世纪、添福耕园等现代农业园区32座,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同时,将现代农业示范园作为传统农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科学制定休闲农业长期发展规划,积极拓展农业综合功能,整合沿山地区的山水、田园及村舍资源,以秦岭北麓环山旅游观光带、子午大道、终南大道为轴心,集中引进建设了一批集科技示范、技术推广、示范观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积极整合都市农业、一村一品、水利、林业等项目扶持资金,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家乐专业村建设,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新目标。

  ■马斌雨

  新作为 新成就 新常态

  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