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靠体系创新增强区域竞争力
27.12.2015 13:34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这组数据是对这一“创新”成果的有力注解: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长安区借助创新的强大引擎,逆势而上,稳中有进,2015年,预计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66亿元,同比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46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7.6亿元,同比增长6%,快步迈入陕西区县发展综合实力第一方阵。
作为西安市主城区之一的长安,经济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转型期。面对80%的农村面积、80%的农业人口这一基本区情,区委、区政府一班人认为,不创新就要掉队,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只有坚持创新发展,靠创新塑造增长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才能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根本支撑。
理念是转型跨越发展之源。近年来,长安区认真学习国内先进区县开发区的建管经验,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使发展目标实现了从建设经济、生态、文化、科教“四强”区到建设以“山水、富强、和谐长安”为主题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的深刻转变,确立了四大板块、五大产业、六大核心增长极和五园、两城、两区、一基地发展格局。以理念的转变推动区域发展不断创新,力争把长安区打造成为全市新型产业的聚集区、制度创新的实验区、开放发展的引领区、招才引智的示范区,为更高层次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开发区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是开放拉动、以“转”促“进”的主引擎,是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不久前,被列入西安市级开发区的常宁新区,是长安区新型城区建设中最为耀眼的一方热土。一年来,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先决条件,新区先后吸引了一大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入驻,在建项目达到了36个,总投资额124.4亿元,成为长安又一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优、竞争实力强的产业新高地。西北水电、中航工业、中交二局、绿地新城……这些在长安名不见经传的大型企业,如今已成为长安常宁新区创新的新“名片”。一位在长安投资的外商老总这样感叹:“隔二三年来这里转一圈,就会发现有一批新的产业基地通过创新迅速崛起。
陕西省级县域工业园区——长安东部建材基地,是长安区特色产业成长型园区之一。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了经济增长这个“牛鼻子”,在科技项目扶持、产品市场销售等方面向企业予以倾斜,有效促进制造业从低端走向高端,让工业基地成为中小企业聚集一流、辐射带动能力突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主要承载地。目前,基地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家,年产值近2亿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长安以创新的目光审视新“三驾马车”,着力在长安新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培育消费新热点。如今,万科城商业区、长安步行商业街、民生百货长安店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产城融合日渐清晰,富民强区释放出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长安区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最科学的路径,对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大幅度调整,在全省首家创建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等32座农业园区成为集科技引领、生产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带动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在长安,“合作共赢、内涵发展”已成为一个关键词。
与西安高新区、西安航天基地、沣东新城的合作共建,是长安区近年来创新发展的四大重要经济板块之一。如何将共建区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有效促进长安与三大开发区的叠加、倍增、裂变,实现强强联合、跨越发展?长安牢固树立“支持开发区就是支持长安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走“一区多制、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的创新发展新路子,积极探索“行政区+开发区”联手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战略性发展新模式,从资源、产业、市场、政策等各个层面融合互动,促进共赢。
目前,凭借长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长安通讯产业园、三星电子园、航天博览园、长安新型材料园等10个新兴产业园区,中兴、华为、兄弟等上百个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的项目先后落户共建区,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长安主动承接共建区产业转移,在区内大力推进“五园”建设,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了长安自我发展能力。
如今,在长安共建区创新企业链条上,既有法士特、比亚迪、西北发电等大型知名巨头,也有一大批如中兴、鼎元、神光等新近崛起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还有绿地、万科等现代企业,以及各类创业型创客建立的企业,在大、中、小、微企业之间,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梯级层次创新体。
今天,无论从产业、地域来看,还是从人才、机制等诸多方面来打量,长安都已进入“体系创新”的新轨道。(通讯员王润年)
责任编辑:易寒 审核:方舟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27.12.2015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