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东 扎根长武 53年来他是如何坚持的

11.12.2014  04:35

  “哪怕就是把砂锅打碎再研成面面,我也要知道个究竟。”在长武县农技推广中心一间屋子的墙上,这句话被作为“梁增基箴言”贴在上面。

  来自广东的梁增基在长武扎根53年,并获得巨大的成就,他是怎么坚持的?

  小时就

吃苦 手上还有劳动留下的疤

  梁增基1933年出生在广东茂名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七八岁开始放牛,10岁左右每天早上就跟着大人上山割草、砍柴。中午1点多肚子饿了,就在山上采些野果子充饥,却总是越吃越饿。回到家一般都下午5点了,家里的晚饭却总是稀饭、红薯。

  在这样的家庭条件锻炼下,他已经习惯了艰苦的生活。他记得那时候一些山林都是地主的,有人看守。10岁时,他在砍柴时被看守山林的人追逐,摔倒后右手被镰刀割破,现在还留着疤痕,左手的手指在割草时也受过伤。1947年小学毕业,因家里条件不好就回家种地,对农活也很熟悉。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他考上了广东茂名第一中学,一直靠助学金求学,并于1957年考上了西北农学院。

  不想让老乡“吃糠咽菜”他留在长武

  1961年10月,他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武县农技站,开始做起小麦引种工作。

  据了解,上世纪60年代的渭北,耕地全部种粮还不够吃,大部分种植的是小麦,天天吃的却是高粱、杂粮,面黄肌瘦的小孩啃着坚硬如石的高粱面窝窝头是常见的场景。而长武县农技站的办公条件就是“几间土坯瓦房、一张漆皮脱落的三斗桌、一个破旧的板凳和一个没有席片的土炕”。

  梁增基认为,渭北黄土地并非不适宜小麦生长,关键是小麦品种太差。他引进了一些品种,进行了针对冻害和锈病的观察与比较。受灾后,好多领导专家都过来参观。他觉得做这个工作“有搞头”,就开始着手搞育种工作。

  条件不好,工作辛苦。当年和他一起来长武的10余位同窗校友陆续调回大城市。他一琢磨,如果调走,刚起步的旱塬小麦育种试验就要面临“夭折”,老乡们还得继续守着亩产不足百公斤的土坷垃“吃糠咽菜”,于是在本地本系统相了个媳妇儿,扎根长武,不走了。

  就这样,耐得住寂寞的他,几十年如一日“播种”人生:拿开水泡馍充饥、与田间麦苗为伴、以田坎当床打盹……在普通农民眼里,他就是个天天在地里窝着的庄稼人——一顶草帽、一辆自行车、一双布鞋、一个黑皮包就是他最常见的行头。

  在他的努力下,实验基地从无到有,1979年到1993年固定资产累计投资19.7万元,现在价值300多万元。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