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家门口找到幸福,在发展中收获美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近年来,广州系列重大举措次第展开,新老城区的新气象扑面而来,我们与市民谈愿景叙期待,聊所思说所盼,鲜活讲述新时代下百姓的浓浓获得感、甜蜜幸福感和和谐安全感。
我们通过两个社区和家庭,从其视角出发,关注感知生活变迁和民生冷暖。
在荔湾区金华街道蟠虬社区,土生土长的严立强老人对这片土地的变化了如指掌。这里曾经是西关大屋林立、十三行商贾聚居的片区;在改革开放之初,这里率先变成了九层的小洋房,继续领全城之风。
如今,老严居住的社区建筑越来越老,健身、娱乐、绿化等小区配套设施比不上新型社区,更加让老严操心的是,他住在8楼没有电梯:老伴早上买菜上楼,半途中停下两次喘口气……这些问题,不仅是老严等当地居民关注,也是当地各级党委、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把“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需要”落在实处,需要从社区做起,才能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今,荔湾区解决好老城区旧楼宇住户特别是老年街坊“上楼难”的难题,老严所住的楼宇加装了电梯,出门可以买到最新鲜的鱼;社区建立居民议事制度,小区怎么微改造由居民提意见……这些心声里包含着人民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渴望,一件件落实,让老严的日子过得更踏实。
在天河区车陂街道沙美社区,约0.16平方公里的狭小辖区面积上,浓缩了近年来蒸蒸日上的变化。从1996年就担任车陂村经济社第十社社长的梁树林,亲历并参与了沙美社区翻天覆地的改造,全家人的“民生三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有保障、越来越可持续。
时代在变,环境也在变。类似沙美社区这样的城中村,早已不是城市里被忽略的一隅。自从广州进行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城市环境建设,城中村迅速蜕化,小到内街小巷的顽固污渍清除,大到老旧厂房改造为创新创业高地。天河这个“超级孵化器”张开臂膀,以更大的胸怀接纳不同层次的人才。
社区面貌的焕然一新,带来的是物业租金和集体收入的飞速上涨,如今,梁树林一家收入不断增加,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幸福感,对于车陂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越来越强烈。梁树林开始思考如何团结新一代的村里人,在城市化的洪流中勿忘村中传统,以此凝聚村民,携手奔向未来美好生活。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支撑起幸福广州的坚实基础
广州将持续增强民生“三感”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