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留给了陕西什么?陕西精神代表当之无愧

01.05.2016  08:22

  4月29日,陈忠实在西安逝世。先生平凡朴素、淡泊达观,用生命写出了这块热土骨子里的精神。昨日,有学者表示陈忠实及作品是目前陕西精神的代表。

   陕西精神代表当之无愧

  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助理杨遇清认为,《白鹿原》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毫无疑问是小说丛林中的一棵枝叶茂盛、葳蕤光辉的大树,确确实实是一座拔地而起的风光无限、撼人心魄的高峰。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

  他表示,《白鹿原》中所刻画的主人公白嘉轩,是白鹿村德高望重的族长,他身上既有庄稼汉的勤劳朴实,又有族长的正气威严,既有智者的敏锐聪慧,又有仁者的宽厚仁德,他是陕西平原农民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而以“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为内容的陕西精神,也印证了陈忠实先生对陕西人勤劳、质朴、包容、务实等描述,特别是陈忠实先生为人处世及作品,也是对陕西历史传承、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的提炼总结。因此,说陈忠实是陕西人或者说是陕西精神的代表,一点都不为过。

   他是三秦大地的文化标志

  评论家肖云儒认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陈忠实都是一个标帜,是三秦大地一个文化Logo(标志)。以《白鹿原》为代表的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的Logo;他的人格精神,是北方汉子的Logo;他的形象神态,是古城长安的Logo。

  肖云儒表示,一位作家不但以自己的作品,而且以自己和作品里传达的人格精神成为一个民族、一块土地的文化标帜,并不多见。更少见的是,还能以自己的个人形象和生活习俗成为民众的谈资,溶进城乡生活。在陕西,陈忠实、路遥都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家。陈忠实这个人,胸怀若关中平原,是那种一览无余的阳春烟景,而人格和性情中却有着关中汉子“生冷蹭倔”的劲儿,只是被文化育为刚强、执着、厚道和率真,晚年更平添了几分慈爱。

  肖云儒称,陈忠实对自己的见解执守到几近执拗,这他是领教过的。他说,“有次电视台做一期谈长安文化的人文节目,开始主持人提出,有人认为西安的城墙象征着封闭,局限了秦人的创造开放精神,不料陈忠实立即反驳,认为西安自古以来就是开放的,不要总拿城墙说事。当时我指出,作为一种比喻,这未尝不可,西安地处内陆,开放创新精神的确需要加强。两人唇枪舌战,都动了肝火。节目完后,饭也未吃各自扬长而去。到晚上,两人又互通电话,调侃笑道,‘老了,还肝火这么旺’。但直到最后,陈忠实依然声明观点不变,还要再写文章展开谈”。 记者陈思存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来源:华商报    编辑: 高政超 分享到: 西部网内容微首页 网站简介   |